
攝影大師 Peter Lindbergh 逝世,從他的作品中領略從不修圖的堅持

- 30 Sep 2019
在數碼年代,圖片成為了重要的媒介,它打破語言界限,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的時 代,攝影師的地位同時也變得神聖,一幅照片能變天,那不是用 app、用 filter 可以成 事,而是你的看法和動機,最後以攝影的技巧作為手段表現出來。在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個人風格是跑出的要決,沒有人會否定剛逝去的 Peter Lindbergh 是這個年代的傳奇,用生命和攝影見證我們的年代。

已故德國攝影 Peter Lindbergh 師這樣說過:「失去了真實就沒有美麗。這些虛假修飾使人物不再是原本的人物,不能稱之為美麗。只剩下荒謬。」這為現代攝影過份偏重 於後期修圖當頭棒喝,亦讓女性在重重的假面具之下被釋放出來,大明星總願意在他的鏡頭之下卸下心防與盔甲,正因如此,Peter Lindbergh 的作品能夠傳遞出一種洞穿人心的女性之美。

Peter Lindbergh 以拍攝女性超模、名人、 明星居多,卸去濃妝豔抹,在鏡頭面前裸露身體、不施脂粉,要她們放下明星包袱真的不容易,誰人拍出來的照片滿面雀斑,大眼袋、疲態盡現?

「攝影師有責任讓女性乃至每個人,從對青春和完美的恐懼中解脫出來。」當照片中沒有厚妝、沒有誇張矯飾轉移視線,人們終於有機會專注她們真實的一面,真正能夠了解她們的個性和靈魂。

Peter Lindbergh 於 1980 年代與超級名模合作過很多經典作品,1990 年那個集齊 Linda Evangelista、Naomi Campbell、Tatjana Patitz、Cindy Crawford 和Christy Turlington 的黑白封面相,年輕、優雅而充滿活力,詮釋了女性美的指標,也成為時代標記,而他也是超級名模現象的始作俑者。

Peter Lindbergh 的照片以黑白照為主,他認為現實世界的彩色是帶著平凡,而黑白給人的感覺是真誠,而且每每可以表達更深層的意義。

七彩世界多姿多彩,黑白世界則教人靜心欣賞,深層了解不要被外表蓋過內 涵,Peter Lindbergh 幾十年的實踐,引令審美到另一個層次,成為今後的重要楷模。

Peter Lindbergh 為美國版 2009 年 8 月號《Harper's BAZAAR》掌鏡的封面拍攝。照片以 Peter Lindbergh 的基地紐約作為背景,Kate Winslet 攀上了紐約大廈外牆上的樓梯,盡覽紐約的迷人景緻。

Peter Lindbergh 一直以來都是《BAZAAR》的最佳伙伴,圖為他為 1993 年 12 月美國版《BAZAAR》掌鏡的封面,Amber Valletta 以天使造型亮相的這張照片從此成為經典。

雖然 Peter Lindbergh 是德國人,但他的攝影基地為紐約,在他的鏡頭下,繁忙的紐約總是這般的壯麗動人。

不久前 Peter Lindbergh 病逝,不少名模明星好像劉雯都在社交網站悼念他,懷緬與他合作的點滴。

Peter Lindbergh 的親友早前於他的社交網站以這張照片宣布他離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