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shopping
BAZAAR News

網店崛起後出路如何?勢成零售業最大威脅?

近幾年時尚界風雲變色,戰線早已由線下走到線上,數碼時代的大舉入侵,造就了網上 select shop 的大量繁衍,時裝零售的生存空間似被扼殺,最終是賤物鬥窮人以致兩敗俱傷,還是線上線下得以互補長短?

farfetch

迅速堀起的網上勢力
最近,國際時尚網購平台 Farfetch 動作多多,繼獲內地電商京東集團大手注資後,又宣布收購轉營失敗的 style.com ,更將最大競爭對手 Net-a-Porter 創辦人 Natalie Massenet 羅致旗下,業內人士預測連串的招兵買馬是為 Farfetch 在紐約上市作好準備。

Farfetch delivery

中介網店省掉成本
Farfetch 在成立短短 10 年間發展一日千里,是因為它省卻了龐大營運成本,網站連接全球 40 多個國家幾百間 select shop ,通過收取成交金額的佣金獲利,並由 select shop 自行處理訂單、 Farfetch 負責運送,消除了辦網站最花錢最頭疼的存貨問題,而不想投資巨額網購生意的小店又可省掉成本,這中介角色填補了網購市場的空隙,造就了 Farfetch 的成功。

Farfetch collaborates with Gucci

由線上走到線下
Farfetch 甚至以開設實體店作為終極目標,據知,The Store of the Future 的構思已率先在倫敦試驗,並將於下半年在倫敦的 Browns 及紐約的 Thom Browne 旗艦店正式推行,屆時顧客進店後只需登入個人帳戶,就可輕鬆選購由系統分析大數據而傳送過來的個人化 wish list 單品 ,更可利用智能鏡子直接下單付款。這項連接線上線下的技術極具前瞻性,成功與否雖屬未知之數,但的確又引領了時尚業在數碼領域跨進一大步。 

24 Sevres

時裝龍頭集團捲土重來
另一邊廂,時裝界巨頭 LVMH 集團早前也加入網店之列,並落重注特地從蘋果公司找來了科技專才 Ian Rogers 來領軍整個 24 Sèvres 網店的發展工程。 24 Sèvres 於 6 月正式開幕,並於全球 70 多個國家上線,當中包括香港。心水清的讀者,可能也記得這不是 LVMH 初試啼聲,集團首間網店 eLuxury 早於 2000 年誕生,最後難敵業內競爭而於 2009 年關門大吉。

24 Sèvres

與經典百貨公司綑綁上線
在汲取教訓以後, 24 Sèvres 的誕生是具策略性的,它再不是獨立生存,而是與 LVMH 集團旗下的巴黎百貨公司 Le Bron Marché 聯營合作,簡單的說就是 Le Bron Marché 的線上版,所以除了集團本身的品牌以外,連 Prada 、 Gucci 、 Maison Margiela 等不屬 LVMH 的品牌產品都有售。

HOT OFFER
24 Sèvres campaign

由視覺帶動體驗
究竟是甚麼促使 LVMH 相隔 9 年捲土重來 ?鬥多、鬥平、鬥快顯然都不是答案, Ian Rogers 希望以視覺帶動用戶體驗, 24 Sèvres 的介面設計與影像因而都較其他網站吸睛,志在打造出有如時裝雜誌般的高端風格,此外,還設有 perosnal shopper 的線上個人化體驗,以帶出網站只此一家的品味,當然,也會發售與不同品牌聯乘的獨家系列,一切以塑造網站的獨特性為主,尤其在應有盡有的網上世界,單憑產品本身已欠缺吸引力,要突圍的就要靠 exclusivity 。認清顧客群才瞄準市場出擊,說穿了, branding 才是這場耐力戰的致命關鍵。

Graphics Prepared by Michael Choi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時裝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