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前無古人 5 奪金像影后,不得不看的經典電影回顧
Celebrity Life

張曼玉前無古人 5 奪金像影后,不得不看的經典電影回顧

張曼玉,香港電影圈最珍貴的資產。除了前無古人的 5 奪金像影后,比起梁朝偉更早衝出國際,早就貴為柏林和康城影后。只是,這影圈的天之驕女,原來也曾經歷過一段濫拍的日子,一直到遇上伯樂王家衛,才認清演戲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張曼玉演戲生涯最重要的 5 套電影。

旺角卡門

初登銀幕之作《旺角卡門》
在影圈嶄露頭角的張曼玉, 1988 年出演初執導演筒的王家衛作品《旺角卡門》,片中與同樣剛由電視轉戰電影的劉德華合作,獲得業內人士一致好評,更為她摘來首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有別於張曼玉以往的「花瓶」女角色,她自己也曾在訪問中提到,這首次跟王家衛的合作,就讓她開始認真對待演戲。

旺角卡門

她學懂了演戲不只關乎反應,無端的放聲痛哭是沒意義的,而是要找尋感情的切入點,從眼神出發帶動情感層層遞進。自此跟王家衛結下片緣的張曼玉,也開始踏上了這條影后的道路,因此不少人都說《旺角卡門》是她的開竅之作。

流金歲月

與鍾楚紅合作演出亦舒經典作品《流金歲月》
80 年代是香港電影圈最輝煌的年代,業內百花齊放不乏風格大膽的新浪潮導演,好像由攝影師轉當電影人的楊凡就是其中一位。以唯美風格見稱的楊凡,自《玫瑰的故事》後再度將亦舒小說《流金歲月》搬上大銀幕,並請來當時最火紅的張曼玉和鍾楚紅分別飾演蔣南孫和朱鎖鎖,二人由 17 歲演到 27 歲,要把角色的複雜變化拿捏精準,確實不易,最難得更是張曼玉把她與鍾楚紅的友誼演得細膩動人。

流金歲月

加上一流的美指和服指,仔細描繪當時的香港情懷,在電影產量高達 300 多部一年的 80 年代,《流金歲月》絕對就是被 underrated 的作品,所以近日其復刻版再度公映,戲票好快就被搶購一空,要一睹影后的青瀝時候,就千萬不好錯過這難得機會!

阮玲玉

橫掃影后寶座的《阮玲玉》
據聞《阮玲玉》這電影的角色,是導演關錦鵬在《胭脂扣》與梅豔芳合作後一直想要她演出的,只是後來因她的檔期問題,電影公司就找來了張曼玉頂上。劇組為了更真實呈現這傳奇故事,就遠赴上海做資料搜集,還將當時珍貴的毛片、演員訪問片段穿插在電影當中,剪接手法前衛新穎。

HOT OFFER
阮玲玉

張曼玉在訪問中說過,阮玲玉自殺時只得 25 歲,而她在演繹這角色時又剛好 25 歲,她好明白一個演員所要承受的壓力,尤其是在面對傳媒的報導和渲染,那無助感絕對就是二人之間的一點共鳴。除了學習那時候默片的肢體、動作、表情,張曼玉為了更傳神演繹阮玲玉的神髓,就連最捨不得的眉毛都給剃掉,這份決心就連導演也被感動,也為她帶來首個蜚聲國際的柏林影后殊榮。

甜蜜蜜

《甜蜜蜜》演活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90 年代中後期,短暫闊別銀幕之後,已升格成影后的張曼玉參演由陳可辛執導的《甜蜜蜜》,與黎明合演情侶。張曼玉在內自然而然、收放自如的演技,讓《甜蜜蜜》成了她的代表作,電影更使她橫掃港台多個最佳女主角的獎項。連她自己都說這是她從影以來最喜歡的角色,還說自己跟李翹—這個為自己夢想一直奮鬥而錯過愛情的角色特別相似。

甜蜜蜜

的確,張曼玉在 80 年代獨自從英國回流返港參選香港小姐,比賽後很快便踏入電影圈,最高峰時一年接拍超過 12 套電影,在鄭裕玲被稱為「鄭九組」的同時,不遑多讓的張曼玉也被劇組改名為「張一打」。雖然產量驚人,但也不知歷經幾多年的洗禮,張曼玉才可真正卸下大家心中的「花瓶」形象,由小家碧玉的香港小姐,蛻變成紅遍中外的演技派實力女演員。

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演藝事業的巔峰之作
《阮玲玉》、《宋家皇朝》和《花樣年華》的古典裝扮,讓張曼玉將這些經典人物演繹得為肖為妙。前兩套傳記式電影更讓她拿下影后寶座,大家對她的純熟演技當然無容置疑。只是再好的演員,也需要優秀的對手才能充分發揮。

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除了梁朝偉這難得拍檔,能開啓張曼玉演戲潛能的王家衛,也是關鏈之一,早在他倆在《旺角卡門》合作時,王家衛已覺得張曼玉的肢體語言很豐富,來到《花樣年華》,張曼玉揮灑自如的演技,透過她的走路姿態、細小如撥弄頭髮的動作,將蘇麗珍與周慕雲的禁戀、想愛不能愛的內心戲細膩演繹。《花樣年華》不但為她帶來了分別第5個金像和金馬的影后殊榮,也殿定了她在歐美影圈的神級地位。

Graphics by Michael Choi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名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