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賓用墨來建構空間
Art & Design

鄭重賓用墨來建構空間



鄭重賓不喜歡自己的作品被視為「新水墨」。對他來說墨這種媒界的可塑性是無無遠弗屆的,冠以「新」便把它局限了。他曾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傳統中國藝術,以墨為媒界可能跟是這背景有關,但鄭重賓的水墨創作,並非如傳統水墨般以描寫、具象為主。他的作品,強調墨的建構特色及空間感,游刃於光與墨之間的狀態。

這已經是第 4 次在香港看見鄭重賓的作品,之前見過的,都是強調墨的質感,一層一層墨、不同程度的黑,彷彿是宣紙上的雕塑。今次在 K11 Art Foundation《Serenity Above》的展覽中,他的兩幅作品卻見到很多的白,是想強調光影嗎?

「 這兩種顏色都是可觸碰及有質感。黑在我來看是光明,因為它會折射光線。而白也不一定是光明。我作品中的黑,若你細心觀看,會發現當中有不同的筆跡與這些白是相對的。在傳統水墨中的白,是留白的。我的白是用塑膠彩完全塗滿的,而黑是隨意掃上,在白反照下,黑變得光亮。這就是我一直以來,以媒界作為創作的中心概念,在這個展覽內墨及塑膠彩就是中心。」鄭重賓解釋說。

有人將鄭重賓與 Jackson Pollock 相比,因為 Pollock 那種抽象表現主義的滴話法,跟鄭的得風格很相似,都是不具象,顏色奔放自然的。

「Pollock 的作畫方法很動感,我的不是。前期的作畫的風格也可能跟 Pollock 有點相似,但近年我強調的都是筆跡的深度,這個不需太大的動感。所謂筆跡的深度,就是透過用墨的深淺厚薄,營造出畫作的深度與重量,同時突出空間。」

生於上海,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留校任教。1989 年獲得三藩市藝術學院國際學者獎,在那裡進修及定居於美國三藩市。鄭重賓現在上海及三藩市也有工作室。 他有種傳統基礎,在美國之後,也曾經用不同媒介、物料做雕塑及裝置等,但他始終最愛是墨。

「藝術是沒有界限的,所以雖然我用墨作畫,但繪畫跟雕塑或其他藝術形式都是不重要,媒介─墨才是我的關注。墨本身盛載著豐富的歷史及文化記憶。中國文人作畫、寫字都是用墨,這個媒介對我來就是有獨特意義,有很多發揮空間。我想每個藝術家總會有自己鍾愛的一種媒介,像是自己的語言吧,就是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