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牆壁「撕裂」就是他!街頭藝術家 Vhils 最新作品展覽《待續》
街頭藝術家的好處,就是作品總是較易「入屋」,這些藝術品是藝術家送給大眾的禮物,每個人都可以融入其中,無分身份高低,無需入場付費。葡萄牙藝術家 Vhils(Alexandre Farto)最近於 Over The Influence 畫廊舉辦個展《待續》(Remains)。以「撕裂」見稱的 Vhils,無論是遍佈世界各地街道窄巷上的海報,還是大廈的高牆都是他的創作舞臺。今次就展出一系列靈感源自香港,並在城中創作的最新作品。我們訪問了 Vhils 有關他對創作的看法。

Vhils 以「劃過表面」(Scratching the Surface) 為基礎的半浮雕刻鑿技藝而聞名。

原本平平無奇的海報上,Vhil 透過撕皺與手工雕刻技巧,揭開埋藏在事物表面下的美好。
這次個展《待續》(Remains)的創作靈感源自香港,這個城市對你的創作有甚麼影響?
這個城市是特別的,在街道上林林總總的東西帶給我很多視覺衝擊,我認識香港的最初印象是來自 8、90 年代的香港電影。數年前我在這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目的也是想多了解這個城市以及大自然的地方,這裏總能夠豐富我的想法,可以放心地去做我想做的創作。
你的藝術作品遍及不同地域,但最為人認識的一定是你在牆壁上刻鑿的面孔作品,甚麼原因讓你持續下去?
全球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大家的生活節奏都變得很快,我在做的事是希望把握當下(Grab the moment),更希望帶出城市和居民之間的相互影響,透過在牆上刻鑿、切割、鑽孔等看似是具破壞性的方式,揭開埋藏於這個城市表面下的美好東西,利用這些牆壁來說故事,同時也將這些畫面「停頓」下來,讓大家思考一下究竟何去何從。

Vhils,《Vanish 5》,2016,快速變乾墨水、漂白水、絲印油墨、紙。

Vhils,《Highlight 4》, 2017,熱溶槍、發泡膠、人手組裝及黏貼。(191.5 x 158 x 28 cm)

透過在不同物料上刻鑿、切割、鑽孔及蝕刻等,成就出「破壞美學」的獨特創作風格。

過去兩年你於香港居住,這段經歷是如何的?
我喜愛這個城市,雖然多年來我曾到過不同的地方居住和創作,但是這裏的文化是很令人深刻的。香港是個人煙稠密的都市,這段時間以來走訪過不同地區,與一些居民進行訪問傾談,這種與公眾互動的方式亦成為我的創作靈感,我為他們拍照,繼而雕刻出他們的面孔,我運用了各種各樣的原材料,例如從街頭收集的廣告海報、發泡膠等進行創作,結合成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故事。
英國塗鴉藝術家 Banksy 對你的創作有甚麼影響?
1999 年的時候我們有過共同創作,Banksy 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街頭藝術家的創作原意只是想令城市更有趣,如果當地(包括政府)能對街頭藝術家給予多點支持,而不是認為他們犯法而將他們抓進牢房的話,相信會讓這些地方更有生氣,做街頭藝術總希望能為這些地方做點甚麼、貢獻點甚麼。

今次的展覽可視為 Vhils 過去兩年間創作的延續,並展示出這位藝術家不論在街頭或畫廊空間內,同樣能夠呈現多樣化和熟練的創作。

展出的作品運用各種各樣的原材料,例如從香港街頭收集的廣告海報以至城市景觀照片,藉此刻意淡化每張面孔,闡釋都市的視覺交匯如何塑造和影響個人。

是次是藝術家在香港的首個畫廊展覽,當中會展出過往從未曝光作品。

葡萄牙藝術家 Vhils 的藝術創作與都市環境息息相關,作品往往能夠令生活在大都會的人產生共鳴。
Vhils《待續》展覽
展覽日期:即日至 2018 年 1 月 5 日
地點:中環荷李活道 159 號 Over The Influence 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