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中顛覆想像的超現實!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展覽

- 11 Jan 2018
你或許不知道雷內.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是誰,但他的作品你一定看過,例如《戈爾禮達》(Golconda),以灰藍的天空為背景,無數個男人如下雨般落下。現在,你將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和探索馬格利特內心世界,了解這位在 20 世紀極具影響力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太古地產 ArtisTree 聯同比利時馬格利特基金會,以及歐洲獨立藝術圖書出版商 Ludion,帶來《雷內.馬格利特:影像透視—照片與錄像》,展示大師的生活和創作,部分作品更是從未曝光。這些珍貴的影像,將會帶領你深入探索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展覽日期由 1 月 19 日至 2 月 19 日,機不可失。

Shunk Kender René Magritte in front of Le sens de réalité, 1960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Brussels
雷內.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出生於 1898 年,在 1967 年因病逝世,是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1915 年馬格利特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而在 1918 年真正接觸超現實主義,這段時期的畫作均有裸女的元素,喜愛繪畫的他在 1927 年成為全職畫家。即使現在的馬格利特是一位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但他也經歷過失敗,初次舉行個人畫展,反而收到了侮辱性的批評。經過了短暫的沉寂,馬格利特重新振作,加入了超現實主義者的行列,創作出了大量的畫作。

Shunk Kender René Magritte and The Likeness (from The Eternally Obvious), about 1962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雷內.馬格利特:影像透視—照片與錄像》將會展出 132 張相片原檔及 8 套影片,是次的影像於 1914 年至 1967 年期間創作,但卻在馬格利特離世之後,在 70 年代才被發現。這些珍貴的照片真實地紀錄了馬格利特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而展覽中所有相片原檔及影片,將由兩位歐洲私人收藏家,比利時馬格利特基金會及比利時博物館 Museum of Photography Charleroi 慷慨借出。

The Giant (Le Géant), 1937. Paul Nougé on the Belgian Coast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Brussels
展覽由博物館總裁 Xavier Canonne 策展,共分為 6 個部分:由「家庭相集(A Family Album)」揭開序幕,呈現馬格利特的日常生活;隨後的「相近之處(A Family Resemblance)」則展示出馬格利特與布魯塞爾的超現實主義社群的微妙關係;第 3 部分向觀眾展示了一系列馬格利特與其畫作的即興合照,命名為「畫家之路(Resembling a Painter)」,讓觀賞人士體驗藝術家幽默的一面。

Flirtatiousness 1929. René Magritte at the Jardin des Plantes, photo-booth photo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這些藝術珍品將會自 1 月 19 日起在太古地產旗下的 ArisTree 中展出,為期一個月。是此展覽讓香港以至亞洲的藝術愛好者更了解馬格利特的作品,也是太古地產致力將藝術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表現。

La Clarvoyance 1936. Rene Magritte credit to Collection Charly Herscovici, Europe
是次展覽沒有馬格利特最為人熟悉的代表作,但卻有多幅在概念和構圖上與名作同出一徹的作品,意義重大。將展出於第 3 部分的畫作,作品中馬格利特坐在畫架前方,畫面如同他在畫布上畫下自己一樣,而這也成為他的靈感來源,於同年他完成了《La Clairvoyance》這幅畫作。
06
2016 年於 Centre Pompidou 展出的《La Clairvoyance》,創作於 1936。作品中正在繪畫的藝術家,彷彿在繪畫著自己;「鏡中鏡」(mise-en-abyme)超越了一般的「記錄」概念。

The Shadow and Its Shadow 1932. Georgette and René Magritte, Brussels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馬格利特的妻子 Georgette 凝視著相機鏡頭,而他本人則站在她身後,把右手放在她的手臂上。這幅相片的構圖和內容後來從攝影畫作被轉移到畫布上。
08
與上述照片呼應的油畫作品《He Is Not Speaking》。

The Oblivion Seller(La marchande d’oubli), 1936 credit to Collection Charly Herscovici, Europe
即使是一張即興的照片,也能成為馬格利特的靈感來源。照片展示了 1936 年的夏日,他為妻子 Georgette 在沙灘上拍下了一張照片,相片中的物品經常出現於馬格利特的畫作中,如煙斗和項鏈。
10
再看於 Magritte Museum 展覽中的油畫作品《Georgette》,便能明白它與上圖的微妙關係。
11
煙斗經常出現於馬格利特的作品中,這張聞名的《形象的叛逆》,雖沒於是次展覽中展出,但畫作下方的標題「你看到的不是煙斗」,卻是令觀者一再反思。

The Bouquet (Le Bouquet), 1937. Georgette and René Magritte, Rue Esseghem, Brussels,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Brussels
馬格利特的妻子 Georgette 不單只經常成為他鏡頭下的主角,也是他畫作的靈感。

René Magritte and The Barbarian(Le Barbare), London Gallery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Brussels
除此之外,馬格利特也十分喜歡在鏡頭前扮鬼扮馬,展現出他的幽默感。將於第 4 部分展出的照片《René Magritte and The Barbarian》,相中的他正模仿著犯罪高手 Fantômas 的招牌姿勢,可惜的是照片中的畫作在二戰時期的倫敦大爆炸中損毀。

The Meeting (Le Rendez-vous), 1938. Brussels credit to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Brachot Gallery, Brussels
展覽中的第 5 部分「馬格利特與電影(The Imitation of Photography:Magritte and the Cinema)」會展出精選的馬格利特影片和相片。最後的部分以馬格利特的名畫「虛假的鏡子(The False Mirror)」來命名,展出他不同時期的人像照片。
《雷內.馬格利特:影像透視–照片與錄像》
展覽日期:2018 年 1 月 19 日至 2 月 19 日
展覽時間:早上 10 時至晚上 8 時(星期一至日)
地址:鰂魚涌英皇道 979 號太古坊康橋大廈 1 樓(ArtisTree)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