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將到萬聖節,想必大家都已經準備好變裝用品了!但大家外出狂歡之前,可以先欣賞一下各式恐佈片熱熱身。
以下分別介紹 5 齣 73 年至 02 年上映的經典詭異電影,當中有本土製作,亦有海外片。各片驚嚇點不同,但都值得一看再看。
現在就選一齣出色的驚慄片令你節日過得更圓滿吧!

43 年前,William Friedkin 導演的《驅魔人》曾發生外國觀眾觀看期間因為氣氛太嚇人而逃離戲院,以及有人在期間嚇暈了,相當經典。然而這套《驅魔人》在落畫多年後,至今仍非常邪,幕後人員連連遭到不測,替身滾落 90 級樓梯,背部黑色傷患至今仍存。女孩在床上拍攝彈跳鏡頭,疼痛至今依然。最嚴重的是攝影人員其中因大火令 9 人死亡。要數它本身嚇人之處,值得 highlight 是片中 12 歲女孩玩 Ouija board 而魔鬼上身。

最恐佈的一場戲是 12 歲女孩在床上變臉,噴了大量綠色濃烈液體在驅魔師面上。接著頭部大幅度轉動,在床上上下拋動,另外是她扭曲得四腳動物一樣下樓梯......這些鏡頭都一直印在影迷的腦海裡,現在想起內心仍有些發毛,甚至影嚮了無數後來者的恐佈片作品中,他們都黏上不少《驅魔人》的影子。
現在的恐佈片只獨沽一味地拍攝讓人噁心的核突畫面,靈氣全無。然而這般幾十年前的製作卻圓勝不少今天的新恐佈片,尤其是當年特技的缺乏下,卻拍出如此令人心有餘悸的畫面,的確厲害。雖然後來參予拍攝的演員和幕後人員都表示此片拍得非常䇂苦,但也非常值得,因為幾十年來,導演 William Friedkin 自成一格的手法驅使電影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

寇比力克每套作品無論戲種和風格都不相同,但每套都收耐看之效。而這一齣卻是令無數影迷看後幾十年來一直活在夢魘中,主要因為當中無數喻意深長的畫面都令人生起無盡的恐懼思考:脆異孿生女孩的幻像、一張 1921 年照片上的男人跟主角長得一模一樣、主角和裸女接吻後一看鏡子卻發現是一個腐爛的老女人、237 號房、兒子頸上的爪痕、發現重複打著同樣字的紙張、Redrum 在鏡子照出 Murder、兒子的聲線驟變成粗啞、鮮血潮湧等。

這些鏡頭一直眾說紛云,影迷討論話題從不缺乏;幻覺或夢幻,似乎從來弄不清,這些經典畫面長年慮月令影迷生起無邊無際的討論猜想,試圖解說,卻從來沒有官方答䅁,這正是此片吊脆之處,也每每令人浮浸在惶恐不安情緒中,可算是影史上捕捉影迷心理最突出的一套影片。

香港本土的經典鬼片,導演余允抗
拍於 1981 年,當中帶有好多中外恐佈片的影子,但亦加入了個人風格,很多獨突之處,尤其演員蒼白的臉部化粧,放大的瞳孔,以及打燈的運用,還有特別的配樂效果,都收嚇人之效,令整體驚嚇效果,以及原創部份都比美歐美同類作品,青出於藍。
其中主角之一秦祥林的看更在大廈巡羅的橋段嚇人指數更是一絕,近年彭浩瀚的《志明與春嬌》及 Juno 的《彊屍》紛紛向它致敬,而影片中通往陰間的一幕,亦頗具創意,也影嚮了後來彭氏兄弟的恐佈電影。
影片中的秦祥林和余綺霞面部特寫最教人難以譯懷,後來現實生活中的後者惡運連連,最終病逝,不知是否電影太邪門。

日本恐佈電影一直存在甚多驚悚名作。但以貞子最深入民心。
一個伊豆鬼魂傳奇,結合古今,把它貼近日常生活。設計出看過錄影帶便會沒命的七日詛咒,以及貞子從電視爬出的鏡頭。十數年後的今天,這畫面依然經典,當然因為看得多了,自然變成了有點搞笑的感覺,但它可算是那個年代的鬼片主力。
全片以暗淡色作主調,配樂製作也與別不同,薄薄的一層,要好留心才聆聽得到曲式發展。留白也特多,挑礐閣下觀賞時的不安憂慮情緒。觀乎全片教人津津樂道的驚嚇之處,如果主力是故事本身的不安感,綠葉一定是電話鈴聲和電視雜訊失驚喜無神嚇人一驚了。
電影完結時,詛咒並沒有完結,喻意人世間的恐懼感將無窮無盡的永久延長!

陳可辛監製,在泰國成名的彭氏兄弟導演,李心潔主演,以外國式嶄新特技拍攝,配合精心設計的嚇人橋段,令人毛骨悚然。正如電梯裡遇鬼一埸就令人看後再獨自乘電梯都心裡老是戚戚然。
李心潔飾演失明女孩接受了眼角膜移植的手術後,雙眼變成可以見鬼魂以及能預見死亡,成為見鬼主題關鍵。除了大量選用傳統的華人鬼魂情節外,電影格局亦超越了一般鬼片:即如電車上的嚇人鬼臉孔以及主角最後在鏡中照到鏡中人不是自己,都異常震慄,畫面和構造都非常富想像力。
除了言中有物之外,也加入了不少有趣小節,正如母子厲鬼咶叉燒、年輕鬼魂在樓梯口找尋成績表等,令影迷驚惶情緒中注入絲絲有趣情味,促成一齣水準甚高的驚嚇娛樂性鬼片。
Photo courtesy of Internet
Graphic prepared by Wing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