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cha 專訪:教師轉型設計師
Interview

Mischa 專訪:教師轉型設計師

「Never give up, nothing is impossible.」是老掉牙的鼓勵說話,與本地品牌 Mischa 的創辦人 Michelle 會面後,筆者真的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看似遙不可以及的夢想亦會近在咫尺。

於加拿大長大的 Michelle,13 歲跟隨父母來港定居,畢業後亦選擇留港發展,於國際學校任職英語教師,過著平淡安穩的生活。工作以外,Michelle 對藝術及時裝擁有濃厚興趣,而且特別欣賞日本布藝的用色及刺繡手工藝,喜歡周遊列國,於二手懷舊市集搜集獨一無二的和服布佈置家居,調劑生活。

誰會想到 Michelle 的小小興趣,在家中閒著的復古和服布有一天竟然大派用場。「當年需要出席朋友的婚禮,想要買一個手抓式晚裝袋,但找不到一個合心意的。於是乎,我利用珍藏的和服布,弄了一個簡單的 envelope clutch。」

自家手袋面世當日,Michelle 身邊的朋友也大讚好看,猶如替她打了一支強心針。2004 年,Conrad 酒店舉辦周末市集,Michelle 硬著頭皮報名一試開檔賣手袋。從未報讀設計課程的 Michelle 「解剖」家中的手袋,於工餘時間畫紙樣、剪布和車縫,一腳踢設計了 30 至 40 個手袋。「起初抱著輕鬆的心態,豈料市集的反應出奇地好,所有手袋也售罄。」 Michelle 仍然難掩興奮的心情憶述。

手袋設計本來是 Michelle 的副業,一個小小的 creative side project。直自 2008 年,完成一個長達 40 天的瑜伽療程後,Michelle毅然辭去教書的工作,全心全意創業。「起初也非常擔心,對創業的決定猶豫不決,但在完成瑜伽療程的一星期後,突然有很大的體會,決定離職,儘管一試。」

時至今日,Mischa 的手袋採用自家設計的防水帆布。雖然沒有原用和服布料,但標誌性的六角形 monogram 圖案靈感同樣來自日本文化。「六角形是和服布常用的圖案,有著長壽的意思。我也希望品牌能夠歷久常新,保持時尚耐用。」已擁有網上商舖的 Mischa,更獲 Lane Crawford 和 Kapok 等時尚零售店欣賞,出售她的單品,可謂非常成功。問她可有後悔當上教師,認為浪費光陰,Michelle 卻樂觀地表示:「教書訓練我公開演說的技巧,學會了如果在演講中獲得聽眾的關注,也賺取了策劃統籌活動的經驗。教師其實有很多休假的機會,當時我也會趁機外遊,參加國際展覽,為品牌爭取曝光機會,所以那些年月並沒有白白浪費,反而幫了我一把。」
 
臨別時,Michelle 也不忘鼓勵大家追夢「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不要說沒有資金,沒有機會等讓人氣餒的說話。我也沒有任何時裝設計的知識,當時只好邊做邊學,報讀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等課程,一步一步創立自己的品牌。創業後,我亦開始跳出 comfort zone,性格續漸變得外向。保持正面樂觀的態度是非常重要,大家不要放棄啊!」

Michelle 本月正式成為 BAZAAR Star Blogger,大家可閱讀她的分享。

Photographs by Jens Lo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時裝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