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不到這麼划算!6 個法則挑選出比真實價錢「更高質」的衣服

- 7 Aug 2017
每個人都總有遇過被人稱讚,或欣賞對方所穿的服飾很好看的情節,當得知對方原來只用了想像中一半的預算價錢入手,而看起來質料之好,形成的強烈落差時,總會有「你/我賺到了!」的感覺,但除了款式風格很合對方心水外,還有甚麼方法可以令買回來的衣服做到令人覺得有質感,而同時滿足「賺到了」的心理,可以試著從這 6 方面入手。
閱讀標籤 01
了解衣服物料的特性
買食物或護膚品前,大家都會有閱讀標籤的習慣,但那麼為何入手衣服前,卻做不到這一點?一直以來普羅大眾都會偏好棉、羊毛、麻或絲質等取自植物或動物的纖維,因為會較親膚,但合成纖維卻不斷現身在現代的服飾當中,如聚酯纖維、丙烯酸 acrylic、氨綸 spandex、 人造纖維,而由於人造物料的技術愈見優質,它們通常會與天然的纖維混合紡織,而做到更舒適的觸感,甚至比只用單一天然纖維的服裝更耐穿,而由於這些纖維並不是昂貴的產物,所以中價的品牌,同樣可以做出好質感的服飾。
02
閱讀標籤
適當混合人造纖維的服飾,可增加織物的延展性,令服飾更耐拉扯,增加其耐穿度,使它不易變形,維持原好的輪廓。必須補充一點,由於市場中兩種纖維混合的服飾愈來愈多,部分衣服若直接掉到洗衣機洗的話,可能會出現縮水的情況,,所以只要細心閱讀
洗衣標籤,就會發現不同物料組合的服飾,當拿去清洗時,要避免那種洗滌方式,會有機會做成縮水或變形情況,這點就必需遵循標籤的指示。
03
全棉不一定優質
並不是 100 % 全棉的服飾,就等於高質素,只要是用上低檔次的棉花去做成的棉線的服飾,由於這些線不夠堅固,又或是布料沒有織得很細密,衣物都不會耐穿或容易折舊,這些都是因為廠家為了節省勞動成本及增加產量,而生產出一批劣質衣服,所以學會挑選優質又耐穿的服飾就很重要。

用手觸摸布料
最好的方法去分辨布料的質量,就是直接用手觸摸它,畢竟無論是針織還是棉麻料,厚薄與舒適程度都是以觸感最能直接反映出來。當中有份量的布料,都是讓服飾更耐穿的主要原因之一,這裏說的有份量,不是愈厚重的衣服就等於愈好,而是針織密度高愈襟著,意思就是說算用很幼的紗線而只要密密織,都是有份量的衣物,它們摸起來不會很厚,但卻十分牢固。

打開衣櫥查看
除了每天打開衣櫥苦惱沒有衣服好穿外,其實衣櫥都是個啟發自己的地方,有那些衣服只要一穿就獲讚賞,又或是一穿起來就會很有自信的服飾,都是你下次應該購物清單中的單品方向,再按照上述的良好物料選擇程序,必定能買入耐看耐穿的服飾。

寧願貴少少
很現實的就是愈想追求好品質,愈需要花點金錢,但值得注意的,雖然非常便宜的服飾,通常質量都會偏低,但高價卻不一定表示質量愈好,一條昂貴設計師品牌褲子都可以被發現車線位沒有接好,就可想貴不一定優質,所以遇到達到以上多種要求的優質目標時,多負擔一點金錢是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