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設計影響力

- 31 Jul 2014
很高興再次受到邀請,作為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2014「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Design For Asia Awards)的評審,兩天的工作結束了。較去年來說,今年的參賽的作品有所增加,各具精彩,獲獎的作品將於今年 12 月公布。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Design For Asia Awards),簡稱 DFAA 包括服飾設計、傳訊設計、環境設計、產品及工業設計四大設計領域共 18 個組別,我主要負責環境設計類別作品的評審工作。這個獎項,對比兩星期前的星期三(7 月 16)日我同樣擔任評審的 2014 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Hong Kong Young Design Talent Award 有所不同。青年才俊獎除了看設計作品是否優秀之外,更多的是注重參賽者個人性格及發展的潛力, 此部分有機會之後再與大家分享。而「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主要是表揚和展示切合亞洲文化的設計作品,希望通過獲獎作品,啓發更新穎的設計,從而解決亞洲人民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升其生活質素。
在評審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衡量:
- ,
- 美感:設計就是創造美,除了注重顏色的配搭,物料、設計線條等的運用外,作品在空間及比例上的美感是很重要的。一個美的空間設計,能夠把人攝入其中,如同身臨其境一樣,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
- 原創性:原創性是設計師的天命與職責所在。希望能在作品中找到一些基於亞洲人民的生活,所居住的環境等作出的一些創新,材料的運用、形體的創造、功能的創新等等。 ,
- 啟發性:設計的啟發性是非常之重要的,是設計應擔起的社會責任。啟發性在某個程度上也就是「影響力」,讓人從設計中受到「影響」「啟發」。設計的啓發性一方面在於讓公眾關注社會中存在的問題, 比如說環保,對於古跡的保護等;另一方面在於啓發更多更新穎,更有創意的設計,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推動社會的發展。
在去年 DFAA 眾多參賽作品中,以下幾個作品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作品榮獲了環境設計/款待及悠閒空間類別的金獎。這是坐落於日本高野山聯合國遺跡上的一間旅社。設計在平面佈局上及空間處理的手法上都很有啟發性。設計師將中央走廊的支柱用來平衡私人和公共空間,鼓勵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天花的木材結構滲入隱約的自然光線,在創造舒適空間的同時,更考慮節能。
此作品榮獲環境設計/文化、公共用地與展覽空間類別的銅獎。這個設計展示了未來生活的可能性。通過三個比例(1:1,1:2,1:100)來展示傢俱與空間的關係,啟發公眾注重環保,及思考未來資源枯竭時,材料和形狀的替代品。在此作品在製作上,也貫穿相同的環保理念,運用高科技軟件及製作工具,有效快速,最少消耗的安裝。
除主評審環境設計類別的作品之外,我還需要對其他類別的評審結果進行最後審議。這是日本 Snap Happy 的鈕扣的設計,獲得了服飾設計/時裝類配飾的銅獎 。此設計對於如何從設計、製作原料、製作過程,到市場推廣製作出優良設計、高效、高品質、耐用、價格很具竞争力且為公眾所知的生活日常品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此次比賽的評審工作讓我再次有機會見到很多很精彩的設計作品,待 12 月份結果公佈之後,有機會再與大家詳談今年比賽設計作品的亮點。
我相信通過不同的比賽、獎項等平臺以及其良好激勵機制,將會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設計行業,加入設計行業,令亞洲設計更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