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盛大舉行,集合約 300 件珍稀卡地亞珠寶、胸針典藏!
BAZAAR Select Watches & Jewelry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盛大舉行,集合約 300 件珍稀卡地亞珠寶、胸針典藏!

卡地亞與女性的關係一直密不可分,而近日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便帶大家穿梭於卡地亞的歷史洪流,親身觀賞約 300 件卡地亞藝術珍品,包括從 19 世紀至今的珠寶、鐘錶、珍寶、配飾及文獻,探索女性與珠寶之間的密切關係,並以珠寶見證社會、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備受關注的「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為全球首個以女性在卡地亞發展史上的獨特地位與影響為主題的大型展覽,透過回顧卡地亞的珍貴典藏,追溯女性與珠寶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精彩故事,同時呈現中國藝術以及世界各地藝術對卡地亞在風格、紋飾、材料和工藝方面的啟發,探討中國美學對世界女性生活方式和時尚的深遠影響。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分為 4 個單元,第一部分「皇室與貴族女性:優雅與名望」先展示皇室及貴族女性在 19 世紀卡地亞發展初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第二部分「女性新姿:打破傳統」則介紹卡地亞在女性解放潮流的背景下創作的新風格珠寶,讓大家親身體會珠寶設計上的轉變,以見證女性社會角色的變化。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女性新姿:打破傳統」單元重點展示卡地亞首位女性創意總監 Jeanne Toussaint(1887-1976 年)鮮為人知的故事,其大膽創新的設計對當時時尚領袖有著重要影響之餘,她於爭取女性權益方面也有相當偉大的貢獻。當中最經典的珍品之一必數她為溫莎公爵夫人(Wallis Simpson)所設計的藍寶石鑲鑽胸針,她將美洲豹作為女性個性鮮明、地位日益提高之象徵,不但改寫了珠寶對女性的意義,而代表「力量、勇氣及自由」的美洲豹更從此成為卡地亞的標誌性圖案。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溫莎公爵放棄王位,與公爵夫人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讓人津津樂道,而公爵亦時常贈送珠寶討愛人歡心。由於公爵夫人特別喜歡紫水晶和綠松石的組合,於是溫莎公爵特地向卡地亞訂製出這條項鍊,異國風格設計彰顯著溫莎公爵伉儷獨到的時尚品味,而公爵夫人亦相當喜歡,於 1953 年便配戴著它出席在凡爾賽宮舉行的慈善晚會。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除此之外,「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第二部分也展出許多珍稀的珠寶收藏。雖然翡翠在中國代表著財富和地位,更常見於中國裝飾藝術,但是在 20 世紀初,西方國家懂得欣賞翡翠的人寥寥可數。而作為美國零售業商伍爾沃斯百貨繼承人——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在 1933 年與俄羅斯阿歷斯·米德凡尼王子結婚時,收到由 27 顆透明度和光澤極高的翡翠珠串連而成的項鍊,非常罕見。卡地亞應赫頓的要求,以鑲嵌鑽石和紅寶石的搭扣取代原本搭扣,紅寶石與翡翠的綠色對比鮮明。

HOT OFFER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芭芭拉·赫頓出生於富可敵國的家族,自小便與珠寶結下不解之緣,擁有無數件獨一無二的珠寶珍品,亦經常委託卡地亞為她打造珠寶。而鍾愛老虎的芭芭拉,要求 Jeanne Toussaint 為她設計一枚夾扣式胸針和一對虎形立體耳夾,老虎的四肢和尾巴都是鉸接式的,可以隨身體的動作自由擺動。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雅克·卡地亞在 1910 年代到訪印度期間,被印度風格瑰麗的雕刻寶石所震撼,他深受啟發,卡地亞設計師組合了不同大小、色彩和形狀的寶石,再配上鑽石,這種裝飾風格被稱為「水果錦囊」(Tutti Frutti),並逐漸成為卡地亞標誌性的風格之一。而這一條項鍊就是卡地亞的代表作,寶石被雕成漿果、樹葉和花卉的形狀。雖然項鍊的設計靈感來自印度,但配色卻是歐洲風格,造型饒富異國東方色彩。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倘若珠寶於 19 世紀是地位的象徵,它於 20 世紀初更是表達意見、抒發情感的一種載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國的 Jeanne Toussaint 創作出一款胸針,上面有一隻被困於籠中的紅藍白 3 色鳥兒,象徵被德國佔領的法國,極具歷史價值。在法國解放後,她修改了胸針的設計,打開鳥籠,讓獲得自由的鳥兒展翅翱翔。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還有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珍貴珠寶收藏,想要一睹這些難得一見的藝術珍品,記得千萬不要錯展覽!

瞭解更多:https://bit.ly/3LzMRKU

「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
展覽日期:即日至 2023 年 8 月 14 日
地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8 號展廳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時裝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