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K金入門|認識 24K、18K、14K,黃金、白金、玫瑰金哪一種最保值

- 15 Dec 2023
相信大家都聽過 24K、18K、14K。可是他們到底有甚麼分別,到底是甚麼來的?而在珠寶中會用到的黃金、白金、玫瑰金哪一種保值,哪一種適合佩戴?以下的解說希望能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減少混淆的機會。

K = Karat Gold
K 其實是指 Karat Gold。24K 是純金,含金度為 99.9%。1 Karat Gold 等於 24 分之 1,即是 4.17% 的純金。所以 14K 就是純金佔 24 分之 14,剩下 24 分之 10 是其他合金,純金比例是 58.3%。如此類推,18K 代表純金佔 24 分之 18,即 75%。

由於各國文化習慣不同,有些地區會以數字代表純金含量。所以有時候會看到珠寶上刻著的不是 14K、18K、24K,而是 585 (14K)、750 (18K)、999 (24K)。

黃金不易變色、不易腐蝕,而含金量愈多,就愈昂貴、價值愈高。可是同時純度愈高,質地愈柔軟,容易變形或刮花。因此 24K 不適合用來製成需要加工、鑲寶石的製品。如加入其他金屬,就可以提升硬度、改變顏色。

24K 保值首選
24K 純金質地非常軟,不易固定成型,如鑲嵌寶石容易掉落損壞。因此 24K 製成的首飾不如 K 金珠寶精細豪華。但純金隨時可以轉換成現金,流通性極高。所以到了現在,婚嫁、滿月、大壽喜慶時,仍保留送贈 24K 足金首飾的習俗。

18K 製作珠寶首飾佳選
18K 含 75% 純金,加上 25% 其他金屬如銀、銅、鎳等再組成合金。18K 保留了黃金展延性強的優點,同時堅硬度高,因此適合用來製作精細的首飾。而 18K 含金量比較高,比較不易引發佩戴時的皮膚敏感問題。

14K 含金量較低 適合日常佩戴
14K 的鈍金含量降至 58.3%,硬度更高,比較不易損毀,適合用於複雜設計。可是相反光澤感會比較弱,亦比較易變色。14K 的含金量較低,價錢較便宜,所以 14K 一般用來製作設計感比較豐富,或日常佩戴款式,換句話就是比較適合「粗戴」。

區分黃金、白金、玫瑰金
很多時候珠寶品牌在同一款設計都會推出黃金、白金、玫瑰金三款顏色。除了配合個人喜好,黃金、白金、玫瑰金實際上又有甚麼差別呢?三種顏色的金又如何區分呢?

黃金 Yellow Gold 是否最接近純金的顏色?
黃金 Yellow Gold 將金、銀、銅以近乎相同的比例組合而成。顏色最接近天然純金,帶出華麗豪華感覺,保養比白金及玫瑰金容易。
圖中的聖愛德華皇冠(St. Edward's Crown)屬於英國皇室,是皇室成員的加冕用皇冠。 皇冠為了查理二世的加冕儀式而製作於 1661 年,正是以黃金為主體,因為是純金製作,該皇冠重達 2 千克,英女皇也曾佩戴此皇冠作加冕儀式。

白金 White Gold ?鉑金 Platinum ?兩者如何分辨?
白金 White Gold 是用黃金和鈀或鎳、銀、銅、鋅等金屬熔煉而成的合金。由於白色 K 金呈現白色,很多時候都被人們與鉑金 Platinum 混為一談。鉑金是比黃金更稀有的天然的貴金屬,密度和硬度都較高,製作費用也比較昂貴。白金價錢相較於鉑金低,但是白色的光澤一樣適合製作成各種款式的飾品,百看不厭,近幾十年來一直有著十分高的人氣。

玫瑰金 Rose Gold 到底有多少個合成配方?
玫瑰金在 19 世紀受俄羅斯廣泛使用,由黃金組合銅、銀或鋅而成。銅的含量比率愈高,紅色較為明顯,目前世上較普遍的玫瑰金含量配方有四款:
一. 皇冠金(crown gold),黄金含量 22K(91.667%),英國亨利八世首次以此比例鑄造金幣。
二. 18K 紅金,黄金含量 18K(75%),銅 25%,顏色偏紅。
三. 18K 玫瑰金,黄金含量 18K(75%),銀 4%、銅 21%,呈淡粉玫瑰色,亦是近年最普遍的玫瑰紅。
四. 14K 紅金,黄金含量 14K(58.33%),銅 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