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憶蓮與為她打造不同風格的倫永亮、李宗盛和恭碩良
Celebrity Life

他們譜寫林憶蓮的音樂,也豐富她的人生

Winnie Wong
BY Harper's BAZAAR HK
  • 20 Sep 2018

不經不覺,林憶蓮的出道作品《愛情 I Don't Know》已經是 1985 年的事情,從容貌來看,她臉上不見留下太多歲月痕跡,三十年如一日,其音樂作品同樣永久保鮮。林憶蓮樂壇的超然地位,跟她合作無間的音樂人居功至偉,當中倫永亮、李宗盛和恭碩良這 3 位創作人,絕對是成就今天林憶蓮多面向風格的功臣。

林憶蓮由 DJ 轉為歌手,初出道時走日本偶像派路線。

初出道的林憶蓮,由 DJ 轉為歌手,其時走日本偶像派路線,這某程度上顯示出她歌藝未精,雖然她那「雞仔聲」的唱腔尚見幼嫩,但唱起《愛情 I Don't Know》、《搖擺口紅》這些翻唱松田聖子 J-Pop 作品時,其實頗合適,帶著可愛的少女味。不過,林憶蓮並不甘心只當偶像派,努力學習唱歌,與此同時她的音樂風格也由日本轉向歐陸,形象也由天真可愛變為成熟性感,將Berlin 的《Take My Breath Away》、Pepsi & Shirlie 的《Heartache》、Eighth Wonder 的《Open Your Mind》等歐美流行曲的性感與感性帶到廣東歌之中,別有一番新面貌。

林憶蓮明確個人風格由倫永亮一手建立。

說到林憶蓮明確個人風格的建立,那無疑是一連 3 張概念性專輯《都市觸覺》,當時她從 Sony 轉投到華納旗下,新人事新作風下,更換監製是意料中事,一連合作了 5 張專輯的御用製作人馮鏡輝不見了,在《都市觸覺》系列第一集《都市觸覺 Part I City Rhythm》取而代之的,是身兼歌手、創作人和監製 3 個角色於一身的倫永亮。

林憶蓮的第 4 張專輯《灰色》中己有倫永亮的身影。

其實,早在林憶蓮第 4 張專輯《灰色》中己看到倫永亮的身影,碟內他創作了一首 Dance-Pop 作品《灰色化妝》,後來在《Ready》專輯中也有一首柔和R&B曲調《黃昏》,兩者同是很重西方味道的電子舞曲,畢竟他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古典音樂系碩士,到過外國「浸鹹水」的確有不一樣的味道。

倫永亮為林憶蓮帶來全盤西方氣息的歌曲。

到了《都市觸覺 Part I City Rhythm》,倫永亮為林憶蓮帶來全盤西方氣息,先前兩首作品《灰色化妝》和《黃昏》就像預告般,今次則是不折不扣地現代化和都市感,碟內過半數是改編歌,不過倫永亮親自操刀的開場曲《三更夜半》,是首Funky味極濃的跳舞歌,完全有別於當時香港樂壇最受歡迎的 J-Pop 舞曲味道,而這曲跟《雷電風雨夜》、《又見朝陽》、《講多錯多》等改編歌風格,帶來統一的感覺,雖然之後兩張的《都市觸覺 Part II 逃離鋼筋森林》和《都市觸覺 Part III Faces And Places》的監製工作已轉為林憶蓮當時男朋友許願負責,但《都市觸覺 Part I City Rhythm》的確為林憶蓮 City Girl 風格打好基礎。專輯《都市觸覺 Part I City Rhythm》也對林憶蓮日後發展埋下伏線,跟王傑合唱的情歌《還有…》是改編自李宗盛和鄭怡合唱的《結束》,想不到後來李宗盛成了她人生和事業中的重要另一半。

網上圖片林憶蓮多年來跟倫永亮合作無間。

林憶蓮多年來跟倫永亮合作無間,除唱片外,還有《港樂X林憶蓮X倫永亮Live》音樂會。

HOT OFFER
網上圖片的另一個伯樂是李宗盛。

如前文所說,李宗盛是林憶蓮自倫永亮後另一音樂伯樂。1991 年的《野花》是她歷來最時尚最前衛的專輯,往後路線可謂回歸基本,以大眾化、商業化的抒情曲風出現,而 1993 年發表的兩張專輯:廣東碟《不如重新開始》和國語碟《不必在乎我是誰》是其事業上轉捩點。

《不必在乎我是誰》和《不如重新開始》同樣由李宗盛擔任製作人。

《不必在乎我是誰》主要是把《不如重新開始》內的作品換上國語版本歌詞,而兩碟同樣由李宗盛擔任製作人,雖然不是單一監製,但他和林憶蓮之間的合作卻擦出新火花。

李宗盛和林憶蓮首次合作是為電影合唱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

李宗盛和林憶蓮最先為電影《霸王別姬》合唱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及後李宗盛為林憶蓮度身訂造主題歌曲《不必在乎我是誰》,甚至替她的 10 場《天地野花 1993 情撼紅館演唱會》擔任特別嘉賓,關係一日千里。

李宗盛成功將林憶蓮打造成抒情歌天后。

林憶蓮轉投到滾石唱片後,也是李宗盛年代正式開始,她也將事業全力投放於國語市場上,二人合作的《Love, Sandy》叫好又叫座,不但揚威台灣樂壇,更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佳績,令林憶蓮成為紅遍亞洲的 Diva。緊接而來的《夜太黑》同樣成績美滿,李宗盛成功將林憶蓮打造成抒情歌天后,她感情豐富的歌聲唱起這類作品時,更見細膩動人。

林憶蓮和李宗盛由音樂拍檔到人生伴侶,但最終沒有百頭到老。

林憶蓮和李宗盛由音樂拍檔到人生伴侶,二人於 1998 年結為夫婦,但想不到的是他們並沒有「夫唱婦隨」,林憶蓮婚後發表的專輯,由作曲人到製作人都找不到李宗盛的名字,而他們最終沒有百頭到老,於 2004 年離婚作結。

恭碩良改變了林憶蓮音樂風格。

第 3 個影響林憶蓮音樂事業發展的男人,同樣身兼她的愛人,這人就是恭碩良。外界焦點一直落在二人的姊弟戀情上,卻忘記了恭碩良對林憶蓮音樂風格的改變。

林憶蓮致力尋求突破,不斷跟不同音樂人合作。

踏入 2010 年再度活躍樂壇後,林憶蓮致力尋求突破,不斷跟不同音樂人合作以求產生新的化學作用,第 11 張國語專輯《蓋亞》以中國音樂人常石磊為監製,而恭碩良也出現在幕後製作名單上,這碟風格極多元化,也極具實驗性,包括 Electronica、Trip Hop、Rock、Gospel、民族等,至於碟內兩首由恭碩良獨刀作曲的作品,主題曲《蓋亞》是改編自恭的 2010 年舊作《月球人》,是首激昂澎湃的 Electro Rock 歌曲,辛辣結他、壯麗弦樂、刺激電子聲效,加上林憶蓮充滿力量歌聲,感染力強大;《假釋》則是首靈氣迫人的 Electronica 樂曲,帶著非一般的仙氣。

林憶蓮的舊曲新唱廣東專輯《Re:Workz》,恭碩良成了製作主力。

接著是林憶蓮的舊曲新唱廣東專輯《Re:Workz》,恭碩良成了製作主力,負責編曲和監製工作,將林憶蓮經典金曲以爵士手法重新展現出來,從以往例子說明,這種形式很容易墜入保守、老氣的陷阱,但恭碩良卻以輕盈柔和的曲式,有Light Jazz、Bossa Nova 等元素,為這些舊作添上煥然一新的氣味,甚至比 2、30 年前的原曲更覺年輕,驚喜處處,這碟對比後來另一張 cover 別人歌曲的專輯《陪著我走 in Search of Lost Time》高下立見,《Re:Workz》為舊作注入新生命的取向,遠比《陪著我走 in Search of Lost Time》為發燒碟而製作的發燒歌,明顯地展現出恭碩良的功架,是他煥醒了林憶蓮內心深處的青春。

HOT OFFER
Graphics by Jun Chong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名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