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戰紀:戰神降臨》影評|視覺震撼配樂絕讚,故事有創意但未有完全善用
由 80 年代的《電子世界爭霸戰》到千禧年代的《創戰紀》,其獨特的世界觀、創意、大開眼界的視覺效果,都令這個系列成為科幻片迷心目中的神作。事隔足足 15 年,第三集 《創戰紀:戰神降臨》終於上畫,並以 2025 年的視覺效果、「AI 實體走入現實」的創意成賣點。《創戰紀:戰神降臨》視覺震撼、配樂絕讚,作為爽片絕對吸引,只是其故事的創意未有完全善用,有點可惜。

AI 實體走入現實,尋找永遠生存的密碼
由《電子世界爭霸戰》到續集《創戰紀》,它們雖然不是票房大賣,但獨特的世界觀,卻讓電影系列成為科幻片迷心目中的重要神作。第一集《電子世界爭霸戰》誕生於 1982 年,但已講到人類能走入電子世界之中冒險,加上獨特的設定,如「雷射身份盤」是身份證明,同時又能作武器互相攻擊、獨特的「光輪戰車」等等,都讓觀眾大開眼界。

來到 《創戰紀:戰神降臨》,除了承襲這些重要元素,亦有一個相當創意的橋段:之前的作品都是真人走入電子世界,今次就是電子世界中的 AI 程式,以實體走進現實世界。結果程式「戰神」( 謝拉力圖 飾)本來是軍事程式,擁有強大戰力,而且絕對服從主人,但最終卻叛變。

如戲中所講,這彷彿是一個《木偶奇遇記》的故事,因為戲中的 AI 程式有時間限制,只能活於現實世界 39 分鐘。而戰神就想化身為人,永遠存在於現實世界。結果就引發一輪尋找與被追殺的戲碼,上演大量動作戲份。最終在程式員 Eve( 李姬蒂 飾)的幫助下,戰神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身份、與生存的意義。

視覺震撼目不暇給,Nine Inch Nails 配樂絕讚
上一集《創戰紀》雖然不算票房大賣,但當年就以絕佳的視覺效果,贏得不少掌聲。今次 《創戰紀:戰神降臨》就更上一層樓,加上在 IMAX 觀看,就更可以看到悅目的畫面。電影分成現實世界與電子世界兩個部分,當講到戰神走入現實世界的動作場面,就貫徹一部動作片應有的精彩。

戰神以光輪車在鬧市展開追逐戰,車後的激光將警車一分為二,非常具真實感。原來這一幕是實拍,警車早已被分開兩半,再以拉索將之拉開,成為了本集的標誌性場面。除此之外,電影中段講到女主角走入電子世界被人追殺,可以看到電子世界極具科幻未來感的設定,也是一場視覺特效的享受。

上一集《創戰紀》請來了神級 Daft Punk 配樂,成為經典。今次 《創戰紀:戰神降臨》則請來 Nine Inch Nails 配樂,同樣絕讚。每到刺激緊張的場面, Nine Inch Nails 就以強烈的搖滾電子樂配上,大大提升了觀眾的投入感。當然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曲〈As Alive As You Need Me To Be〉亦非常入腦,觀眾看完電影後必須留步欣賞。

謝拉力圖、李姬蒂演出欠吸引力
《創戰紀:戰神降臨》以型格男星謝拉力圖、亞裔女星李姬蒂作主角,偏偏卻成為了電影其中一個缺點。謝拉力圖是型格男星,入行多年,拍小型獨特製作尤其出色,代表作《迷上癮》、《續命梟雄》等都是經典。然而自從接拍商業大片,就背了「爛片男星」的名號上身,代表作就是《魔比煞》。

08
來到今次《創戰紀:戰神降臨》,不知道是他刻意要像 AI 程式還是設定問題,全程他都非常木口木面,甚至到了應該有情緒,或開始漸生人性的時候,都仍然是那個模樣。或許他真的不適合演商業大片,因為在這些作品中,他總顯得暗淡無光。

至於女主角李姬蒂,她憑小品愛情片《從前的我們》而走紅,今次算是首度擔任大作的女主角一職。不過她與謝拉力圖一樣,來到商業大片就有水土不服的感覺,與男主角也沒太多火花,營造不到應有的曖昧感。在這個前題下,電影就被減去不少分數,是相當可惜的。

故事有創意但未有完全善用
《創戰紀:戰神降臨》一反前面兩集的設定,變成由 AI 程式走入現實世界,這個橋段非常有創意。但這個好橋卻未有完全善用,例如戰神能力如此強大,但拍出來卻不見得能力過人。而他的心理狀況沒有太多描寫,作用更淪為了不停幫人逃走的工具。所謂的「戰力、智慧」過人,並不能夠表達出來。

雖然有意見指電影的定位為「娛樂爽片」,講太多角色心理轉化會有影響,但筆者卻不認同。這完全是功力問題,例如《謊島叛變》、《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等這些作品,都能平衡到兩者。反而是《創戰紀:戰神降臨》欠缺了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寫,才令其中後段有沉悶之感。電影作為爽片大作,確實有不錯水準,雖然並非完美的續集,但如果想感受視覺震撼與配樂,仍然是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