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愛而戰

- 1 Aug 2013
剛、烈、勇、猛、勁,有欣賞過 Milla Jovovich 在《Resident Evil》(生化危機)、《The Fifth Element》(第五元素)、《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聖女貞德)等電影中賣命演出的觀眾,決不會反對上述的形容。當我們一廂情願認定,這些都是接二連三的動作演員角色賦予她的幕前形象時,她卻在現實世界裡,以行動告訴大家:我天生是一名戰士。
俄羅斯的柔韌
Milla Jovovich 並非典型的美人胚子,但不能否認,她輪廓鮮明充滿特色,鼻子筆挺,眼窩深邃,裝套着不亞大丈夫的勢頭,可以說是渾然天成。有人說個性是天生的,但各方證據又說明後天才是關鍵。1975 年,Milla 出生於烏克蘭基輔,父親是塞爾維亞醫生,母親是俄羅斯演員。由於家族背景牽涉政治的關係,孩提時代便跟隨父母離開家鄉,6 歲時舉家先後移民到英國倫敦及美國加州;面對陌生,她必須克服不安全感,學會獨立,因此練就一身在劣境中求存的本領。同時間她母親亦以「電影明星」為目標,有計劃地全方位栽培她,芭蕾、鋼琴、閱讀、寫作……成就她今日曼妙的身材、深厚而多元的表演功架。在過去訪問中,Milla曾提及父母對她的影響至深。尤其是母親的忠告,時刻言猶在耳,「模特兒工作很好,但漂亮的臉蛋只是一張入場卷而已,你豈能帶著空洞的腦袋去拍攝呢?當你置身其中後,你打算做甚麼?當你張開口嘴巴時,你又打算說甚麼?所以你必須要有想法有內涵,否則一夜之間被淘汰遺忘。」父親則傳授成功的秘訣,「你必須專注並且努力不懈地實踐。付出多少,便會得到多少。」在娛樂圈打滾逾25個年頭,迄今 Milla Jovovich 仍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做起事來仍然全情投入、親力親為。她不單止承襲了母親及俄羅斯人優良的務實血統,也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鬥士
生命本是一場無休止的戰爭。9 歲起,Milla 不斷上表演課及參加試鏡,出演首部電視劇《The Night Train to Kathmandu》拍攝後,隔年便迎來人生中第一個成名機會——被美國著名時裝攝影師 Richard Avedon 相中。年僅 11 歲的她,一頭栽進了五光十色的模特兒行列,並以當時美國最年輕的雜誌封面女郎的身份,登上《Mademoiselle》聲名大噪。她那純真中帶幾分成熟的模樣,十分招人喜愛,同年又成為 Revlon「世界上最令人難忘的女性」的廣告女郎之一,成為城中熱話。12 歲時,她登上《The Face》、《Vogue》、《Cosmopolitan》等雜誌封面,成績再下一城,旋即成為國際時尚雜誌封面及化妝品代言的大熱人選,高峰期她同時擔任模特兒的雜誌,足有 15 本之多。
憶述過去眾多模待兒工作,Milla Jovovich 說畢生難忘的,是成為 Versace 專屬模特兒、踏上米蘭時裝周天橋的第一次。「還記得那時候,僅得 15 歲的自已是多麼青澀!我自信滿滿地在後台不斷重覆練習走台步,深信能夠達到品牌的要求。結果出乎意料,當日我被打扮成一個洋娃娃,整場秀坐在鞦韆上盪來盪去。後來經紀人告知演出費用異常高昂……說實話的,剎那間我感到非常羞愧。但我敢說,這將會是 Versace 時裝秀史上最專業的鞦韆表演。」一直以來 Milla 兩頭忙着——模特兒和演員,由於前者身分深入民心,大眾一直以有色眼鏡來審視這位「演員」,演出的評價趨向於兩極化。就表現模式來說,兩個專業截然不同,Milla 卻很清晰地指出它們既相同又相通的本質:「它們跟鏡頭有着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很幸運,一路走來認識很多著名的攝影師,他們眼光獨到發掘了我的潛能,並給予我無數珍貴的學習機會,使我在日後可以將這些體驗融入到角色裡頭,展現到大銀幕上、觀眾眼前。」
直至 1997 年的科幻驚悚片《The Fifth Element》,Milla Jovovich 終以 Leeloo 一角找到突破口,24 歲的她成為其時最炙手可熱的影壇新星。人前贏得「動作演員」的銜頭備受讚賞,可背後卻注定要吃盡苦頭;為了拍好電影,當時 Milla 專程飛到倫敦,接受為期 8 個月的演技、空手道和拳擊訓練。及後於 2004 年《Resident Evil: Apocalypse》(惡靈古堡 2:啟示錄)和2006 年《Ultraviolet》(紫光任務)開拍前,分別又接受巴西武術 Capoeira 和中國武術訓練。據說那時每周訓練 6 天,每天 6 至 8 小時,嚴格程度媲美奧運選手。幸好 Milla 熱愛武功並樂在其中,更樂見自已日益壯大的戰鬥力。近年她迷上瑜伽常開玩笑說,希望自已活到 75 歲時,仍能保持柔軟而靈活的身體。 女英雄天不怕地不怕,惟在《Resident Evil》電影中有一場動作戲危險性過過,被經理人公司堅決反對,其餘 Milla 全部親自上陣。Milla 忽然掩着嘴笑說,「訪問?怕怕!開玩笑罷⋯⋯但不否認這一直都是工作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不管是當演員或模特兒,工作本身都不難駕馭,難度在於周邊附帶的事情。比方說,打扮光鮮亮麗、從容地走在紅地毯上,並不如大家想像中般簡單,特別是面向龐大的記者群時,我便感到眩暈乏力。」
因為愛
名和利補償了血與淚。《The Fifth Element》全球熱映創下 2.7 億的高票房,在當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排名上排名第 3。戲中性感至極地拯救地球的女英雄,頂着橙髮、身穿 Jean Paul Gaultier 綁帶連身衣,頓成國際媒體追捧對象。《The Fifth Element》、Leeloo 亦成 Milla 終生至愛,「它們早已是我的生命共同體,直到永遠。在我有生之年,估計不會再以 Leeloo 的模樣活過來,甚至乎遇上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我享受出演 Leeloo 一角,更感激它為我帶來事業的高峰。」她亦感激法國大導 Luc Besson 令她開竅,「他與生俱來擁有激發別人潛能的本事。在他的帶領下,我看見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是他教曉我相信自已,是他鼓勵我在電影世界中闖蕩成長。」合作期間二人擦出愛火花,成為世人津津樂道的美事,遺憾這段充滿戲劇色彩的婚姻,僅維持 2 年。
自 2002 年,一系列《Resident Evil》電影中的精湛演出,把 Milla 推向另一個高峰。率真的她從不掩飾對編導 Paul W.S. Anderson——即其現任丈夫的愛慕和支持,「於我而言,《Resident Evil》密切得如一樁家事。我丈夫身兼多職,執導多回外,還撰寫劇本及出任製片。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其中。」二人個性迥然不同,卻是天生的絕配;一動一靜、一凹一凸,相處下來剛好互補不足。
成為母親的女兒
維持一段關係殊不容易,Milla 和 Paul 皆是被鎂光燈追捕的知名人士,而在此之前她又經歷了兩段失敗的婚姻。他倆在 2009 年才結為夫婦,但在人生路上已並肩走過逾 10 年。他們的愛情結晶品於 2007 年來到世上,女兒 Ever Anderson 使 Milla 的人生變得圓滿。Milla 眼神發光嘴角上揚地說,「母親的角色給予我最大的成功感」。房間內瀰漫着強烈的母性,她接着說,「前陣子, 我跟女兒在法國和意大利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工作假期。過去我的旅人生活看似多姿多采,但事實上真正到訪過、體驗過的地方少之又少。這趟我終於如願以償當個真正的遊客,穿梭於威尼斯的橋樑上,或羅浮宮的長廊外。這些跟女兒歡度的美麗時光,我將好好珍藏一輩子。」工作換來滿足感與及更優質的生活,可它某程度上亦是生命中的敵人,剝削大家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的罪魁禍首。在個人、家庭、孩子和工作之間,Milla 其實早已作出明確的決定。她斬釘截鐵地告訴我,「要在適當時候說『不』!」當下我聯想到她的母親。Milla 沒有特定的偶像,但「崇拜的人不少,尤其是女人」,她的母親肯定是其中一個。
後記:剛中柔
作為一個動作演員,Milla 亳無疑問做足滿分。要求 Milla 形容評價一下自己時,本該理直氣壯的她竟露出幾分尷尬神情並說着:「這個問題你該問認識我的人。自己說自已,這叫人多麼難為情!」她半推半就回答,「在工作、家庭和朋友面前,我是勤奮、忠實、投入。」她就是這樣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不貪功,不虛榮。我再追問對她影響至深的人是誰?「這樣說來有點自大,但我認為我成功的關鍵在於個人努力,與及鍥而不捨的嘗試。除此之外,工作伙伴也是另一重要因素。」凝視着她那雙晶瑩剔透的湖水藍色眼珠,我看見了篤定。那個來自孤獨星球的女孩,在愛與被愛之間茁壯成長。
Photographs by Gilles-Marie Zimmerman @ Angela De Bona
Creative direction by Alvin Goh @ c-DNA.com
Styling by Alvin Goh @ c-DNA.com & Camille de Ginestel
Makeup: Topolino @ Calliste
Hair: David Delicourt @ Calliste using L'Oreal
Manicure: Sophie A. @ Calliste
Guest model: Milla Jovovich
Wardrobe: Celine Fall 2013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