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邊電影院》影評: 奧莉花高雯演技再度昇華,導演致電影院的情書
由奧莉花高雯、哥連費夫與米高禾特主演的新戲《海邊電影院》(Empire of Light),以愛情三角戀關係,配上電影院這特別的場景,呈現出英式電影風貌。奧斯卡影后奧莉花高雯再展現出不同的風格,抑鬱、寂寞、脆弱,同時亦堅強,《海邊電影院》絕對是她亮演技的大舞台。

寂寞的心遇上愛,故事唯美動人
《海邊電影院》的故事很簡單,女主角奧莉花高雯受抑鬱症困擾,同時亦困於與已婚上司哥連費夫的婚外情關係中,苦無出路。一切就由電影院的新員工米高禾特出現而改變。他活潑開朗,不但為電影院,還為奧莉花高雯的生命,將帶來一絲亮光,讓她尋回生命的動力。

雖然奧莉花高雯與米高禾特有很大的年齡差距,但似乎無阻二人獨特的情感醞釀,加上浪漫的海邊環境,讓兩顆寂寞的心一拍即合。故事很著重描寫女主角的心理變化,而她的心情,亦似與海邊時雨時晴的天氣呼應。可惜兩者都同樣變幻無常,隨着小情人要離開,再次令女主角的情緒陷入抑鬱之中,結果亦讓人心酸。

《海邊電影院》由金像導演森曼達斯 (Sam Mendes)編劇兼執導,他近年多拍動作大片,如《1917:逆戰救兵》及《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等,但其實劇情片亦是他的專長,《美麗有罪》、《浮生路》等均是經典之作。今次在《海邊電影院》中,他再次以苦戀關係,呈現出細膩的情感。

奧莉花高雯演技示範作,哥連費夫完美化身渣男
奧莉花高雯的演出,絕對是《海邊電影院》的最大賣點。出名風格多變的她,可以是強勢女王、親切母親、温柔女兒,也可以如今次,演一位非常壓抑的無助女子。她一直都在電影院默默耕耘,甚至在與上司的出軌關係上,即使不願意亦想抽身改變,但最終仍然選擇默默忍受。

她的抑鬱、寂寞、脆弱,卻隨新戀情的來臨漸漸有所改變。奧莉花高雯的轉變非常自然而舒服,以致她與米高禾特的姊弟戀雖然有反差感,仍然讓觀眾有甜蜜的感覺。當然,去到最後奧莉花高雯的反彈式反抗,亦相當震撼。單是論她本人演繹的話,最後一段絕對是最精彩。

另一位巨星哥連費夫雖然戲份不多,但做位「渣男」絕對稱職有餘。他利用職權向奧莉花高雯性欺壓,一副自以為是又高傲的模樣,令人痛恨得咬牙切齒!亦可見影帝的演技確實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年輕男主角米高禾特同樣亮眼,可愛亦天真的個性讓他別具吸引力,其演出相當討喜。

給電影院的情書,同時側寫歧視問題
導演森曼達斯希望借《海邊電影院》,作為給電影院的情書,原因在於他的成長背景,正值音樂、電影與流行文化的蓬勃期,塑造了如今的他。因此其實這套戲,也是他的個人故事與經歷。而導演特別取景於電影院,也是希望觀眾和他一樣,透過躲進電影院,能暫時逃避現實。

尤其是女主角面對的人生,其實有點悲慘,而到最後,她正是透過投入在電影院的電影中逃避,而得到安慰。故事中又特別以托比鍾斯飾演的戲院放映員,向這些昔日的技術人員致敬。隨着菲林電影走向終結,這些放映員在電影行業中消失不見。然而,他們卻是菲林電影的重要基石。

戲中的托比鍾斯專業、嚴謹、熱愛自己的工作,同時也感染到男主角米高禾特,從帶位員走進放映室,漸漸也了解到電影的魔力。《海邊電影院》同時側寫了歧視問題,男主角作為黑人,被歧視之餘,甚至遭到毒打。導演希望透過作品,讓人了解 80 年代獨特的背景,怎樣影響着他的成長,與構成現在的他。

愛情部份太重,性愛場面感覺突兀
《海邊電影院》雖然以電影院為題材,但其實很大比重的故事都是愛情。除了講到放映員與戲院員工的一些工作日常,其他部份都沒有太大與「電影」相關的篇幅。如果能在當中,加插更多「電影」對主角們的影響力,電影怎樣安慰到女主角的心靈,相信會令作品更加豐富。

雖然女主角奧莉花高雯演技極佳,但有些場面還是有些突兀,例如她在戲中與另外兩位男角呈現的性愛場面,尤其是與米高禾特的戲份,總讓人覺得格格不入。可能她的外型不是傳統美女,仍然與風韻味有距離,即使落力演出,仍然覺得跟米高禾特似母子多於情侶。

《海邊電影院》可算是導演森曼達斯最貼身、最具個人情感的作品。電影情節簡單、畫面唯美、有獨特的時代與政治背景,亦別具英國本土文化情懷。對於喜愛導演大製作類別的觀眾而言,是一個相當不同的體驗,亦可以滿足到喜愛「電影院」,甚至是喜愛英國風景的觀眾。相信這也是導演自疫症封鎖戲院後,送給觀眾的一份特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