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人物|演活《影后》黎芯妮,陳庭妮:「演員要完全掏空自己,然後給出最真誠的情緒。」
鏡頭後笑聲不絕於耳,「哈∼哈∼哈∼」。陳庭妮 (Annie Chen) 是那種絕不會被女生討厭的女;中得天獨厚五官標致、身材高䠷纖瘦,但卻從不矯揉造作,完全沒有架子,直來直往,愛笑就笑不會忍,骨子裏是個不折不扣的傻大姐。每當快門聲喀嚓響起,她旋即收起笑容進入香港版《Harper's BAZAAR》封面人物的「角色」。細聽她苦練馬拉松、月跑量達160公里的點滴,然後又用上同等或超過的心神精力,解鎖表演路上的障礙。如此單純認真又愛笑的女生,任誰都會愛上。

「認識」陳庭妮是因為一部2008年播出的 台灣偶像劇《王子看見二公主》。早一年的她18 歲,參加模特兒選拔賽獲得冠軍,輾轉加入演藝圈演起戲來。掃着她的 Instagram 帳戶看,想像今天的她若抹掉妝容、卸下造型後的模樣,那個笑容、那份率真,仍然是當年劇中的「趙克柔」。 「我有重看過啊!有時候電視重播,我會看個三五秒,然後愣住問:『那是我嗎?』眼神、體態、狀態,整個跟現在都很不一樣,差距非常 大。」她一面懷疑但又欣慰之極,「像是媽媽看 着小孩長大的感覺。『陳庭妮』不斷在長大、在蛻變、在進步,而當時那個最真實的狀態,藉由一個角色被留下來了。」

演員這個職業,這個角色,這個身份的存在,就是如此特別,獨一無二得讓原本打算做個平凡上班族的陳庭妮走上不歸路。今年是她在演藝圈的第17個年頭了。演戲儼如她嚮往的人生,但原來不盡然,「演戲時很開心,但也很痛苦,因為在 那3、4個月的拍攝期間,我會把自己放在一個不 舒服的狀態,用角色的方式、邏輯去生活,而『陳庭妮』會被暫時擱置。那種破碎的片段式感覺,讓我覺得好累,好想休息,好想停下來。這是我想要的人生嗎?」這種矛盾糾結幸好大都在煞科、生活恢復「正常」後喊停,然後那顆渴望表演的心又蠢 蠢欲動起來,「看電影電視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套入角色中,思考自己會用甚麼方式詮釋。看到某本書、某個故事時會覺得好適合改編成一個劇本、拍成影像創作。又會期待看到一個很適合我的角色、很精彩的劇本啊!」痛並快樂着,過程自虐,卻令人生從此變得不一樣。「我的個性相對保守,這份職業讓我在無形之中跳出舒適圈,去觀看我平常看不見,或我不敢去嘗試的觀點,讓我的世界觀變得很大。」

愈是喜愛,愈是認真對待;陳庭妮愛表演,是絕對的。沒有受過正統戲劇訓練讓她自覺不足, 又因為看得通透,是以她替「演員」設定了一個高 度。「演員是一個載體,是觀眾跟導演和劇本之間 的一道橋樑,而且更是一個必須具備專業領域的角色。在劇本之前,我們要完全掏空自己,然後給出最大最飽滿最真誠的情緒,所以也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陳庭妮收起笑容認真地說,「你用甚麼視角去看世界、看劇本,取決於你的品味和眼光,並直接影響你創作的角色的立體度和世界觀。」她不單止在跟我們分享,更是在提醒自己,「後天學習非常重要。你必須保持對世界很好奇,也要大量閱讀,不管是書籍或電影,甚至跟你欣賞的人交談, 讓日常生活激發不同觀點的火花。」

逼迫自己成長的另一個方法,是透過角色; 2011年至2014年期間陳庭妮因演出電視劇「真愛系列」,甜美形象入屋人氣急升,星途一片光明, 但由於長時間拍攝的關係,令她身心疲乏跌入了迷 惘的深淵。為了釜底抽薪,她決定改變戲路,挑戰從沒演過的角色。接着大家在大小螢幕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認識「陳庭妮」;電影《失控 謊言》(2016)中憤世嫉俗、充滿正義感的記者「美玉」、《盜命師》(2017)的鋼管女郎「金芭比」, 或是電視劇《火神的眼淚》(2021)團隊中唯一的女消防員「徐子伶」。

誰對她影響最深?「美玉」和「徐子伶」同時榜上有名。前者來自她第一部電影作品《失控謊言》,「因為之前都在電視劇的表演環境裏,隔行如隔山,電影語言跟電視語言,在創作過程中的切入點很不一樣,所以那時對我來說是一個震撼教育,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然後重新洗牌一次。」後者是她近期最接近職人之作《火神的眼淚》,「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很多消防隊職業的無奈及偉大,當中攸關生死,究竟人可以有多強韌?我創作這個角色時得到很多反饋,有很大的感觸。我對消防隊肅然起敬。」

「她們」分別為陳庭妮帶來「第53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及「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提名的肯定。當然還有「one and only」的「趙克柔」。「我那時第一次踏進劇組,那種純真的感覺,完全未開發的狀態,當下的情感跟整個感官被打開的震撼。如同大家所說,最想得到的是金鐘和金馬的最佳新演員獎,因為新演員的人生只有一次,這輩子不會再有。」

「突破」彷彿是陳庭妮人生的主調,至少在過去10年間都是這樣,近日她首度参與舞台劇演出。「我對這個世界還充滿好奇。我很想體驗歸零,把自己放在一個未知的領域,重新學習新的人事物。進修或作任何新嘗試,不為了甚麼結果,就是那個過程,我也覺得非常美好。世界很大,我希望可以好奇到70、80歲,不要停下來。」最近陳庭妮又有新作,在Netflix影集《影后》中飾演一脫成名、勇敢追愛的女明星「黎芯妮」;現在的導演、製作人都愛找她演一些不平凡的!

她侃侃而談作品的吸引之處—真實,「我們外表看似光鮮亮麗,但其實不然。我們花很長時間把自己裝扮得漂漂亮亮地去出席活動、拍攝雜誌、 參加影展典禮,但當回家脫下華服、把妝卸掉,留下來的只有疲憊的身體。」連自己的真實面也毫不保留地分享,「譬如說高跟鞋穿很久,腳很脹,我回到家必須要趕快按摩、抬腿。又或者說工作時間很長,衣服很緊不方便坐下、不方便飲食,回到家時已經超餓,我就會馬上沖一碗泡麵、喝一碗熱湯享受一下。那個反差非常之大。」

作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演員的階段,藉着他們面對的挑戰、困難、樂趣,以真實又輕鬆的方式告訴大家:光鮮亮麗的背後,大家實際上所面臨的不同抉擇。如果選擇權握在手中,不知道陳庭妮會選劇中哪個角色來演?「我非常想要飾演經紀人!」答案來得出乎意料,她興奮地解釋,「經紀人跟演員有着共生共存的關係。我們完全清楚知道經紀人的辛苦,也很心疼他們的處境和角色。其實對於經紀人,我心裏有很多不同的想像,或者是想要藉由角色去幫他們說話發聲。」這一次她又有所領悟:「生而為人,只要下定決心、設定目標, 然後不要後悔,勇敢地去實現自己想要做的事就 好。」對於自己的人生,眼前的陳庭妮非常清楚。

當演員要不斷歸零才能進步,做人亦然。年初的腳傷狠狠地讓陳庭妮上了一課。跑全馬前有另一場15公里的比賽,由於太想看看自己的實力, 所以無視他人的勸告,帶着有點不適的雙腳上場, 結果跑到第2公里膝蓋便大喊不行了。事隔數月重提傷患,她依然難過,「由於賽前必須要忍痛放棄,我為此流過非常多次的眼淚,沮喪到連我自己都嚇到,一方面沒想過我對這事有這麼高的期待,另一方面覺得自己很沒用,在最重要的時候把自己弄傷,最後無法參加。」問題也許是太盲目相信那句流傳在跑者間的鼓勵性說話:「你要堅持下去,成功就是你的。」

幸虧陳庭妮愛笑,「我覺得要用 樂觀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問題會比較容易解決。但 有時候我也會替自己設下了一道牆,因為人不太可能永遠都那麼樂觀和正面,背後我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調適心態,把負面的情緒或悲觀的想法消化。」痛過哭過,那就重新出發吧!「也許馬拉松教會我要堅持不要放棄,但這一次宇宙給我的訊息卻是:該休息的時候,還是要停下腳步,不要一直硬逼自己。」陳庭妮精神抖擻地說,訓練持續進行中,但訓練方式改變了,「我現在會打開耳朵,打開身體的感官,好好聽一下自己身體的狀況,要繼續還是要停下。」換個角度看,受傷也是一件好事,陳庭妮十分同意:「它讓我重新調整自己的步伐、速度。現在我抱着充滿期待的平常心,積極地去準備好自己的身心靈,來迎接下一場賽事。」

2023年7月陳庭妮跟同為演員的胡宇威開展了另一場馬拉松。經過多年的愛情長跑,二人在生活上早建立起很好的默契。要新任人妻為自己打分數,陳庭妮突然提高聲調:「不能說自己是100分,」瞬間又變得腼腆,「但是有盡力讓我們的生活保有一些小巧思跟小驚喜!」數月前胡宇威因出演真人綜藝節目展開260公里的獨木舟跨國航程,歷經55小時從花蓮抵達石垣島,陳庭妮為了幫老公加油打氣,特地飛往日本送上驚喜。 看網上片段中的二人,你一句「Baby」,我一句 「Baby」的互動,甜蜜又真實。這位保有一顆初心的少女,率真得讓人好愛好愛。人生不會有永遠的高山或低谷,2025就在眼前,就讓我們借用陳庭妮迎戰的心態,一同卯足全力,不疾不徐、 無悔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