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建築迷不能錯過!一次去齊有外表又有內涵的藝術博物館
藝術博物館,是美妙的象徵,在外旅遊,要說最令人感到滿足的去好處實非博物館莫屬。這裏是滋養心靈的地方,作為載體的藝術博物館就有如魔術方塊一樣,以含蓄的姿態靜靜地等待著觀者的前來,藝術館的建築設計本身,就是通往藝術世界的神奇地方。這些屹立於世界各地極具建築特色的藝術博物館,於不同城市之中,藝術館的出現,從外至內,都引領著我們走向更美好的軌道。

捕捉荷李活的掌上明珠
有些建築地標自從一落地的那刻,便註定成為矚目焦點。位於洛杉磯市中心格蘭德大街 (Grand Avenue) 的 The Broad 博物館於 2015 年 9 月 20 日正式開放,其純白色的立體設計,無論是白天還是晝夜都別有一番個性。The Broad 由慈善家夫婦 Eli Broad 和 Edythe Broad 捐資 1.4 億美元興建、樓高 3 層的博物館由著名的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建築事務所精心設計,整項設計圍繞著「veil-and-vault」的概念發展,揭開純白的面紗,底下是一座收藏當代藝術作品的巨型蜂巢狀玻璃盒。The Broad 佔地面積 12 萬平方英尺,其中美術館空間達 5 萬平方英尺。進入大廳後,觀眾將踏上 105 英尺長的自動扶手電梯,穿過 2 樓的混凝土穹頂,到達 3 樓的美術館。該美術館設有超過 300 個天窗,自然光可以通過這些屋頂天窗散射進來,置身其中就如進入魔法寶盒,更顯份外迷人。
The Broad Museum
Designed by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地址:221 S. Grand Avenue, Los Angeles, CA 90012, USA

走上神秘國度太空船
每件宏偉的東西背後,總有著具追塑性的悠久歷史作支撐。有些藝術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本意不為嘩眾取寵,但就是獨樹一幟,只要看過一眼就令人朝思暮想,總有一天要親自前往留下更真實的印記。位於全世界最快樂國度丹麥的藝術博物館 Ordrupgaard,其外型就像一艘通往神秘國度的太空船。Ordrupgaard 始創於 1916 至 1918 年期間,當時的創始人是 Wilhelm Hansen,原先是作為豪華古宅以及收藏其個人藝術品的用途,至 1953 年,Ordrupgaard 才正式列為國家級藝術博物館並對外開放。到 2005 年,已故伊拉克著名建築師 Zaha Hadid 為 Ordrupgaard 設計擴展部分,建築主體由玻璃和灰黑色混凝土構成,展館佈局在空間,氣候和安全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是北歐迄今收藏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丹麥和法國重要藝術珍品的博物館。

Ordrupgaard
Designed by Gotfred Tvede, Zaha Hadid (2005)
地址:Vilvordevej 110, 2920 Charlottenlund, Denmark

被海邊堡壘包圍
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界交界處的 Menton,海邊有一座 1636 年建造的海邊堡壘,在悠久歷史的洪流下滲透出不一樣的獨特風情。堡壘裏頭是 2011 年落成的 Musee Jean Cocteau 博物館,由法國建築師事務所 Rudy Ricciotti 為紀念法國藝術家、詩人與劇作家 Jean Cocteau 而設計,而該館位處的地方 Menton 就是 Jean Cocteau 的家鄉。博物館內部共藏有其 990 副原作,以及 1800 副來自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從天空上俯瞰 Musee Jean Cocteau,會發現它為三角形設計,建築師特地採用了白色混凝土設計,並包覆著以透明玻璃窗設計的內部空間,從外圍看就好像一排排體人體骨骼,相當具設計感,走在外圍的通道上,透過陽光的折射下,呈現出更若隱若現的超現代感覺。

Musee Jean Cocteau Collection Severin Wunderman
Designed by Ruby Ricciotti (2011)
地址:2 Quai de Monleon, 06500 Menton, France

動感撩人的波浪形建築
早於 1935 年建成的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SFMOMA),是美國西岸第一座當代及現代藝術館,而到了 1995 年,曾列作其他文化及公共機構的共用大樓。SFMOMA 是成為首批將攝影視為一門藝術的博物館之一,當時在館長 John Humphrey 的指導下展示了一批攝影作品。SFMOMA 於 2013 年正或關閉進行擴建,經過 3 年時間直到 2016 年 5 月 14 日才再次正式開幕。在舊博物館的紅磚牆的對比下,擴建部份採用白色的波浪形外牆設計,更顯其當代藝術館先驅的地位。擴建部份的新館由挪威建築公司 Snøhetta 設計,新博物館將展覽空間增加了近三倍,其中包括近 45,000 平方英尺的公共空間,大大擴闊了藝術品的庫存量,同時讓 SFMOMA 更貼近到城市環境中。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
Designed by Mario Botta (1995) / Snøhetta (2016)
地址:151 Third Street,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鳥瞰環形圓島
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於 2004 年落成開幕,美術館的建築特色相當強烈而鮮明,由建築師事務所 SANAA 的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她以「海島型概念」為設計,在峻工前一個月就獲得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相當備受注目。金澤21世紀美術館採用正圓形的空間配置,並沒有如其他博物館般採用更多的分層設計,反而集中採用上下兩層。高層的展室設有玻璃天窗的自然採光,而低層展室則有外圍玻璃牆的採光,日照時整個博物館的採光都非常平均。建築師利用圓型將不同的展區集中在內部,而美術館也沒有設定主要入口,而外圍全部採用透明的玻璃落地窗設計,讓美術館猶如透明飄浮的環型圓島,從外面環境也能對美術館內部一目了然。

金澤21
世紀美術館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Designed by Kazuyo Sejima & Ryue Nishizawa / SANAA Ishikawa
地址:1-2-1 Hirosaka, Kanazawa City, Ishikawa, Japan 920-8509

巨型鋁製金屬盒
除了世界上知名度甚高的博物館,一些相對比較小型的主題博物館無論在建築設計、還是在藝術作品上都極具觀賞性。就如位於東京墨田區的北齋美術館(The Sumida Hokusai Museum),它以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代表畫家北齋而命名,若然你對北齋的認知不深,但相信應該看過《神奈川沖浪裡》或《赤富士》的浮世繪吧,皆因很多日本手信都印有北齋的作品。墨田區就是北齋的出生地,為了宣揚北齋與其弟子們的作品以及無法衡量的藝術價值,北齋美術館終於在 2016 年落成,並收藏有 1,800 多件作品。雖然館中的作品極具歷史,但美術館的外部建築卻因時制宜,外觀來看像是一個龐大的鋁製金屬盒,牆面採用能朦朧反射出周邊景致的霧面鋁板,建築物上半微微仰角,下半部微微內傾,就像是一座巨型的立體英文字「N」,如此具現代感的建築被置於綠町公園前,毫不突兀,甚至與環境融於一體。

北齋美術館(The Sumida Hokusai Museum)
Designed by Kazuyo Sejima
地址:2-7-2 Kamezawa 130-0014, Sumida-ku, Tokyo

世界級「傾斜」雕塑
若是途經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校園,你會發現一艘像是太空船的物體,又或是被颶風吹歪斜的現代建築物。那是 Eli and Edythe Broad 藝術博物館,整棟美術館如同一座雕塑,以東軸向西伸展,在視覺上沒入東側雕塑庭園的樹林中。由已故知名建築師 Zaha Hadid 設計的 Eli and Edythe Broad 藝術博物館,於 2012 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校園內正式開幕。早於 2008 年 Zaha Hadid 競賽中贏得設計其並得以於 2010 年正式動工,博物館佔地 46,000 平方公尺,擁有 1,672 平方公尺的展廳,共有 3 層。Eli and Edythe Broad 建築採用不銹鋼和玻璃表面組成,互相交疊起來,再加上傾斜的流線型設計,產生有如褶皺的外形,極具現化感。

Eli & Edythe Broad Art Museum
Designed by Zaha Hadid Architects
地址:547 E Circle Dr, East Lansing, MI 48824, USA

舊發電廠探險
駐足於上海的黃浦江畔,目光會被一支高達 165 米的巨型工廠煙囪所奪去,當你以為這又是一個廢棄工廠之際,走過去才發現此座舊工廠已於 2012 年被改建為中國第一座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ower Station of Art)。早於 1897 年,它原是老太平碼頭的南市電燈廠,亦是今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前身。於 2009 年進行了新的擴建,加入了突出的幾何玻璃體。外牆以花崗岩配合不銹鋼窗框,體現一種含蓄卻與眾不同的外觀。2010 年上海世博期間,此建築作為「城市未來館」而得到更廣泛的認識,建築也是兩年一度的上海雙年展的主場館。由於博物館由發電廠改造而成,故此無論外圍還是室內設計,都充滿著濃厚的工業味道:巨型煙囪、粗獷不羈的硬朗佈局線條,混凝土水泥牆面,為藝術家的作品提供了更豐富的舞台。整座建築面積達 4.1 萬平方米,展廳面積 1.5 萬平方米,內部最高懸挑高達 27 米,幾乎可以容納所有最大型的藝術裝置。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Power Station of Art)
Designed by Atelier Liuyuyang Architects (2009)
地址:200 Huayuanga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