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臉上作畫!韓國 DIOR 展覽展現 3 個世代的彩妝美學

- 29 Dec 2017
每個年代也有獨特背景,與當時的潮流相互影響。《Dior, The Art of Color》 展覽,就是不同時代對色彩的詮釋。繼紐約、杜拜及南法 Arles 後,展覽於 2017 年 10 月終於來到亞洲,在首爾江南區的 House of Dior 閃耀登場。而這個展覽更會繼續在世界不同地方展出,讓更多人體現來自不同年代、不同大師的經典美學。

《Dior, The Art of Color》 展覽,所展出的照片源自《 Dior, The Art of Color 》一書。顧名思義,這是一本關於 Dior 詮釋顏色的書。書中輯錄歷來及現在 3 位 Dior 不同年代的彩妝設計大師,包括 Serge Lutens(1967-1980) 、 Tyen(1980-2014)及 Peter Philips(2014 至今) 的創意彩妝作品,透過他們對顏色的演繹及運用,展現獨有的美學意念,甚至可以窺探不同年代的文化及潮流。
quote2

Serge Lutens - 創作鬼才
來到首爾江南區的 House of Dior ,展覽設於 3 樓,書籍封面由 Serge Lutens 創作、以黃色作主調的大型彩妝照佔據入口的整面牆壁,成為賓客留影打卡的熱點,也為展覽揭開序幕。 Serge Lutens 是創作鬼才,他所設計的彩妝,均帶有一種神秘感,甚至有些詭異的感覺,但色彩的運用以至整體妝容及髮型、飾物的配襯,無論在數十年前或現在看來,也是那麼大膽前衛。他還會兼任攝影,展覽也展出一些他的彩妝作品短片,模特兒的眼神及動作與形象互相配合,流露出懾人氣勢,讓人一看難忘。

靈感源自 Amedeo Modigliani 的畫作, Serge Lutens 透露白色的彩妝品來自中國的舞台化妝,他將白色碎粉均勻塗於模特兒面上,營造如搪瓷的效果。
quote6

Tyen - 彩妝色彩完美演繹
至於 Tyen 的作品,則色彩鮮明豐富,一絲不苟的勾畫,每每展現完美的彩妝,也將女性的嫵媚表露無遺。他喜歡從觀察街上各種女性取得靈感,如在車上或餐廳化妝的,讓他設計產品時更考慮使用時的方便。他也受電影女星啟發,如 Brigitte Bardot 及 埃及妖后 Elizabeth Taylor。猶記得以往在他的 studio 跟他做訪問,他會抱着心愛的小狗大談創作,席間不時會仰頭大笑或手舞足蹈,與他的創作一樣,予人充滿活力的感覺。

Tyen 認為化妝是一種語言,但不是第二層皮膚。「如果你的化妝像是第二層皮膚,那你做得不夠好。若化妝得宜,別人就不會察覺化妝的痕跡。」
quote9

Peter Philips - 風格時尚、強烈
《Dior, The Art of Color》書中以黑、白、銀、紅、金等顏色分為 12 部份,操刀的攝影師如 Irving Penn 及 Guy Bourdin 也是響噹噹的名字。而 Richard Burbridge 更負責 Peter Philips 最新作品的拍攝。他每個彩妝以一種顏色作主題,繽紛色彩配合着重圖案等形態的前衛彩妝,反映 Peter Philips 細膩的技巧。這輯作品刻意只起用一位模特兒,他解釋:「刻意只起用一個模特兒,是一個有趣的概念,我想看看在同一張臉上可以做出甚麼樣的轉化。」 透過各種色彩,同一模樣展現截然不同的效果。

Peter 曾跟 Serge Lutens 談及創作,知道以往拍攝一個彩妝作品可以用兩、三天做準備,然後拍攝用一整天。但 Peter 這次兩天內就完成14個彩妝拍攝,根本完全不能比較。他認為跟 Serge Lutens 及 Tyen 均對彩妝抱有無限熱誠,作品同樣代表 Dior ,也有着品牌的 DNA 。 3 人與 Dior 合作時處於不同的時間背景,每個人也是獨特的,作品也反映出不同年代的特色及他們本身對顏色及彩妝獨特的看法。走在展覽中,或是翻閱着書本,更彷彿穿梭於不同年代,在大師們敞開的色彩世界中徜徉,肆意細味色彩與創意的流瀉。

Peter Philips 創作綠色及紫色的作品。

藍色及黑色作主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