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藏家藝術談:Big Bang T.O.P 崔勝鉉
Art & Design

時尚藏家藝術談:Big Bang T.O.P 崔勝鉉

Big Bang 隊長 G-Dragon 曾這樣形容 T.O.P:「我沒有見過比他更了解家具的人。」 當他們的造型師智恩在 Art Basel Miami Beach 觀看日本藝術家五木田智央(Tomoo Gokita)的個人展覽選購作品時,也會致電 T.O.P 徵詢意見;大師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本人親自為 T.O.P 講解展覽;T.O.P 平時亦會與國內著名的畫廊策展人討論藝術界事宜。近日忙於為蘇富比 SOTHEBY'S 策劃當代藝術秋拍專場「#TTTOP」的他,月前與韓國 BAZAAR ART 展開深入的藝術性對談。

 

A photo posted by T.O.P (@choi_seung_hyun_tttop) on

藝術界正流行單色畫,半年前在香港舉行的 Art Basel 中也有不同的攤位展示單色畫。單色畫的流行,對你來說,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嗎?
應該還未算。作為單色畫始祖金煥基(Kim Whan-ki)畫家家族成員之一,以及生長於藝術世家的我,知道從前在韓國從事藝術工作是多麼艱辛及痛苦的事,現在這些抽象派畫家得到大眾的注目及肯定,我為他們感到高興。雖然屬於不同領域,但有一脈相承的感覺;在 Big Bang 出道前,世上還未出現 "K-Pop" 這用字,現在我們的音樂獲全球粉絲的肯定,是一件更切身而又令我振奮的事。

筆者曾經讀過一篇關於你跟金煥基有親戚關係的報道,去年春天在付岩洞煥基美術館看到他在紐約時期創作的作品,仍然保留至今。
我認為金煥基是韓國最頂尖的畫家,他的作品很簡潔,像是甚麼都沒有,卻帶出最多的故事及說話。

 

A photo posted by T.O.P (@choi_seung_hyun_tttop) on

怪不得在《Doom Dada》MV 中,你收藏的家具會和金煥基的作品《鹿》一起登場,亦正如在《Bae Bae》MV 中有名和晃平 PixCell 系列的鹿。
《Doom Dada》歌名中的 "Doom" 在黑人俗語中有精神崩潰的意思,而 "Dada" 則取自達達主義,用作諷刺現在大同小異的流行音樂;這首歌另一半的靈感,來自我對設計及美術的熱愛與沉迷。我在收藏品中挑選數件 40、50 年代出品的家具在歌曲 MV 中亮相,然後又將原本寬 60cm、長 80cm 的金煥基畫作《鹿》放大製作成布景。

在籌備 MV 過程當中,是你本人直接與藝術家洽談嗎? 
自己的藏品可任意於 MV 中亮相,但當牽涉其他藝術作品的話,就必須得到藝術家的同意。我喜歡直接用電話跟他們聯絡,在商討過程中,我會分享我創作的 rap 歌詞,以確保沒有違背藝術家本身的創作理念。之後會向他們解釋 MV 的構思,說明用另一角度及手法將他們的藝術品永久地儲存起來。在這年頭在網路上可輕易透過 hashtags 欣賞幾世紀前畫家的作品。對比在美術館藝術品在 MV 登場相對地容易外,更可吸引新觀眾。雖然遊說藝術家的過程並不容易,但我會很積極。

 

A photo posted by T.O.P (@choi_seung_hyun_tttop) on

很多出色的音樂家都有意或無意幫街頭藝術家及當代藝術家一把,例如鄭東和(Towa Tei)唱片封套用上五木田智央的作品,Kanye West 唱片封套用上 George Condo 的作品等。
將唱片封套或 MV 全數交給人很無趣,也不刺激,我更享受和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例如我個人收藏之一的雕塑《TRANS T.O.P》,是跟名和晃平一起製作。他將我出演電視劇《IRIS》時幻想中的殺手角色以雕塑表現。能夠將無形的東西,結合藝術家的想法,造出實體作品的過程令我開心又興奮。

名和晃平最近接受 《BAZAAR Art》訪問時提及你經常到他的工作室。
我跟他相差 12 歲,是互相影響對方的好朋友,平時都以「小子」相稱。我倆都是做事認真的人,所以很合得來。他來韓國的話會住我家,我去日本時亦會去他的工作室。

 

A photo posted by T.O.P (@choi_seung_hyun_tttop) on

開始收藏家具及藝術品的契機是甚麼呢?
老實說,我以前不敢讓人知道我喜歡美術,害怕大家的視線,怕大家覺得我扮高雅,亦怕別人把藝術收藏聯想成奢侈或投資的事。事實上,藝術本是我十分熟悉的東西,家中的女性都是學藝術及從事藝術相關的工作。我從小就在充滿藝術氣氛的環境中成長,所以沒有甚麼契機可言,自然而然就開始收藏。再者我有御宅族的傾向,年輕時有 9 成以上的收入都花在藝術品上。

家中的藝術品擺設會因心情、季節而更改。最近擺放哪些?
不好意思,我的個人收藏是秘密。

在家中擺設藝術品時,甚麼令你最費神?
就如 "Living with Art" 這句話,我會考慮這藝術品會否追隨我一生?偶爾在美術館或畫廊看到很喜歡、但擺在家中卻不怎麼樣的作品,有些更附帶不吉利的氣場。這些就算是失敗的收藏品。每件作品都有它的故事。我個人心靈特別敏感,所以選擇時會比較慎重。

最近有實質地感覺到藝術的心靈效用嗎?
欣賞 Willem de Kooning 的作品《Woman and Bicycle》時我正有此感受。我站着這幅 1952 年的作品整整有 3 小時,它內藏許多暗語,是我看過最美麗的作品。

相關閱讀:BIG BANG T.O.P 崔勝鉉喜愛的藝術家
相關閱讀:BIG BANG TOP 為蘇富比策劃當代藝術秋拍專場「#TTTOP」

Graphics prepared by Charlie Lo
Image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