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領䄂以獨有的智慧和管理經營模式,在社會不同界別中獨當一面,實現卓越成就。Harper's BAZAAR 對此深信不疑。為了推動及表揚成功女性的成就,我們積極與城中各界的先行者攜手,促成更多交流互動,以影響更多年輕的女性創業家和領䄂,並為社會、文化、經濟、科學發展帶來更大裨益。
對企業來說,員工如對工作的投入度和自發性如同機迷愛打機一樣,將是何其美好的職場畫面。在美國,有企管策略顧問靈機一動,提出團隊管理遊戲化(Gamification),核心理念是將令到成億上萬人着迷的打機元素,例如闖關升呢、高排名、高遊戲積分等,演變成為對工作的熱誠與向心力,甚至是迷上癮。
開會基本上是上班的指定動作,但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一項調查發現,次數頻密又冗長的會議不單止會降低員工對工作及公司的投入感,甚至會激發辭職意欲。知名管理學期刊《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的文章亦指出,那些品質低的會議會令人在會後難以專注手頭工作,進度大受影響,原因是情緒需要時間調整,學者因而將此現象稱為「會議後復原症候群」(Meeting Recovery Syndrome)。
大人信手拈來一張紙張、一支筆,原本只為了安撫小女孩,別讓她礙了大人們的飯敘。誰料向她丟下的,卻是一顆夢想的種子。長大後的鄺詠君成了藝術家,當初那張 A4 大小的畫紙空間有限,已容不下她的野心。她如今畫着超過 2 米寬的畫,更說如果將來工作室更大,她可以再畫尺吋大一點的畫。年復一年,由當初落泊得想放棄,到現時畫得愈益得心應手,畫出風景背後的愁緒、希冀⋯⋯她筆下的風景,載滿不同情緒,亦因這份細膩,讓鄺詠君成功跳出香港藝術圈,走到下一站:巴黎。
相約與身在英國的歐凱怡 (Gillian Au Howard) 視像通話,香港的下午時間在她那邊是早晨,隔着半個地球她與我們分享對藝術的熱愛,鏡頭前的Gillian 侃侃而談她創辦 Digital Art Fair 的理念,鏡頭外有時傳來稚子的童言童語,Gillian 不時低聲安撫他們。可以想像身為兩子之母的 Gillian 平日也是這樣周旋在工作與家庭之間,而她一手一腳創立的 Digital Art Fair 除了因為出於對藝術的熱愛,也為了下一代的將來。
一直都跑在數碼世界的最前,Ivy Wong (黃雅芬) 是 Yahoo! Hong Kong 的第一位員工、打造 myTV 和蘋果動新聞,每項都是開創業界先河的平台,她創辦的 VS MEDIA 旗下更有不少影響力驚人的 YouTuber 和 KOL,Coffee、笑波子等知名YouTuber都是她簽約的內容創作者。作為資訊娛樂平台的幕後推手,Ivy Wong 為人十分開朗健談,由她心中的成功與躺平、直播帶貨到 Web 3.0、談到事業的低潮與伯樂,一探她的視野與人生觀。
新出爐奧斯卡影后一句:「...don't let anybody tell you you are ever past your prime!」應用到健康層面,正好道明了 Humansa 策略發展總監江琳(Elaine Jiang)眼中深信不移的 Optimal Health 概念——「要活得久,也要活得好。」,health care 不應只專注於治療,而是應該不論年紀都追求身心維持於健康平衡的「優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