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其他鮮明的藝術運動和派別,極繁主義沒有很清晰的時間線,亦沒有如Pop Art般有一大班後來成為主流大師的藝術家代表。相反,極繁主義在歷史上一直啟發著藝術家,只是當時沒有一個統稱,例如早在17世紀的古典大師時期,畫作已是圍繞複雜構圖和色彩。後來在1960年代,一班藝術家以及抗衡當時主導歐洲和紐約藝術界的極簡主義,以不同的複雜介媒創作,藝術歷史Robert Pincus-Witten稱他們為極繁藝術家,極繁一字成為藝術界通用的名詞。除了極繁藝術本身,它亦影響了其他派別如Pop Art 甚至近年焦點如街頭藝術和數碼藝術,再加上社交媒體都傾愛色彩豐富的影像,極繁逐漸回歸藝術文化的主流。
新表現主義派系和Pattern and Decoration(P&D)運動誕生,P&D成為極繁類別的重要元素
1976
「Ten Approaches to the Decorative」展覽於1976年在Alessandra Gallery舉行,被視為首個正式以極繁為主題的展覽
1987
Robert Pincus-Witten 推出書籍《Postminimalism into Maximalism: American Art, 1966–1986》,極繁主義正式成為文化學術討論的話題
1990
極多主義在中國當代藝術界出現,領軍人物包括丁乙,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其中一個重要界別
2011
P&D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Tony Robbin 舉行回顧展《Tony Robbin: A Retrospective Paintings and Drawings 1970-2010, Orlando Museum of Art》,令西方藝術界再次注視極繁創作
2015
Alessandro Michele 成為Gucci 創作總監,將極繁風格變成時裝潮流, “more is more”也很時尚
2019
極繁風格充斥整個米蘭設計周,此界別的星級室內設計師與生活品牌合作,波士頓ICA舉辦「Less Is a Bore: Maximalist Art & Design」展覽,紐約FIT美術館舉行「Minimalism/Maximalism」
2020
洛杉磯MOCA舉行「With Pleasure: Pattern and Decoration in American Art 1972–1985」展覽 ,極繁主義逐漸獲得主流世界注視
在極繁藝術世界下,著名大師們在創作背後的一些有趣小知識。
01
GUSTAV KLIMT
Gustav Klimt出生於維也納一個金銀首飾世家,啟發他日後以金色來創作作。而且原來他還收藏了不少浮世繪的日本畫作,其經典作品包括《The Kiss》和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等,也是仿照華麗的東方風情。(圖:Gustav Klimt 代表作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
02
ANDY WARHOL
Andy Warhol原來也是鐘錶收藏家,擁有超過300隻手錶。在芸芸收藏中,最知名的莫過於Vintage Rolex Chronograph 3525及Cartier Tank。(圖上:Andy Warhol的母牛牆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