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tagger.opecloud.com/scmpmagazine/v2/noscript-image.gif" referrerpolicy="no-referrer-when-downgrade" />
ART ON THE WRIST

腕上的華麗設計

別出心裁的設計、精緻的工藝、複雜的功能,一枚精巧的女士腕錶就如腕上的藝術品,透過工匠的巧手和智慧,凝住了時代的美學。
Scroll to explore
製錶工匠們在女士腕錶的方寸之間築起華麗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他們對極致美的雄心和追求。
Sorry,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inline SVG.
Wency Li
Senior Content Manager
Listen Now

ART ON THE WRIST

窺探女裝腕錶華麗背後的種種學問,自然會明白其價值不單止是價格數字,而是非凡的設計工藝和複雜功能。
LISTEN NOW

女裝腕錶進化史

隨着時代變遷,女性的社會地位由 18 世紀到近代可謂大相逕庭。以腕錶文化為例,昔日上流社會女士佩戴腕錶主要作裝飾之用,時至今日,女士對腕錶的需求不亞於男士。這些年來女裝錶在功能和設計上的進化就正正反映這段歷史。
從懷錶到腕錶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回到 16 世紀,當時男性及女性對時計的需求各不相同。紳士們着重功能,會隨身攜帶懷錶並將之藏於西服口袋中,但對於上流社會女性來說,裝飾才是王道。由於女性所穿的連身裙上並沒有口袋設計,不便於存放懷錶,於是便衍生了活動式腕錶設計,錶頭可拆下掛於臂章,或套用於手鏈、手環上, 成為當時流行的「三件式腕錶」。這不但開啟了女性專屬腕錶的大門,亦開創將時計繫於腕上的先河。
女性專屬
Photo credit: Breguet &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Breguet & Getty Images
17 世紀出現了第一枚為女性而設的腕錶。1810 年 6 月 8 日,世界上最古老的腕錶品牌之一 Breguet,受到那不勒斯王后(The Queen of Naples)委託,製作出史上第一枚腕錶 N°2639。同年,那不勒斯王后再次委託 Breguet 製作大型複雜功能機械錶。經歷兩年半的製作,腕錶終於在 1812 年交到了王后手中。而這個手鐲式橢圓形錶盤設計的「那不勒斯王后」(Reine de Naples Collection)腕錶系列,也成為 Breguet 的經典之一,至今仍在生產。
裝飾藝術設計
Photo credit: Breguet
Photo credit: Breguet
受到藝術風格的影響,當時女性的喜好和腕錶設計也偏向裝飾性,錶面以小尺碼和圓形為主,大多鑲有鑽石和寶石。如今細看 Breguet 向昔日經典致敬的 Reine de Naples 8968 系列,18K 玫瑰金腕錶上的細節如鏤空玫瑰金指針、12 時及 6 時位的弧形玫瑰金羅馬數字時符,大家對該時期的時計美學有更多的了解。
技術大躍進
Photo credit: Blancpain & Jaeger-LeCoultre
Photo credit: Blancpain & Jaeger-LeCoultre
隨着 18 世紀末歐洲工業革命、19 世紀末現代化,鐘錶業的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不少品牌對於女性市場均表現得非常進取,如 Longines、IWC、Omega。為了配合細錶面的流行,Jaeger-LeCoultre 於 1929 年創製出世上最小的機械機芯 Calibre 101,其長度為 14 毫米、寬度 4.8 毫米,厚度僅 3.4 毫米。而瑞士腕錶品牌 Blancpain 則在 1930 年設計出一款 15 顆寶石的自動上鏈機芯,打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女裝自動腕錶 Rolls。
腕錶普及化
踏入 20 世紀初,大眾對時計的既定想法開始起了變化。男性與實用性懷錶、女性與裝飾性腕錶之間的聯繫逐漸減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飛行、運動賽事流行,腕錶的功能愈趨講究,計時、潛水、世界時間等功能相繼面世。自此,腕錶不再是奢侈品,而逐漸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必需品。

品牌經典腕錶配對

很多經典腕錶具有獨特的設計特色,令人一看就知是哪家的出品。你能否將以下品牌與其最標誌性的女裝腕錶系列配對起來?
Photo credit: Audemars Piguet, Bulgari, Cartier, Chanel, Jaeger-LeCoultre, Omega, Rolex, Vacheron Constantin

華麗的裝飾工藝

每一枚高級腕錶都是藝術品。除了精密運轉的機械機芯,還有用上各種工藝打造的錶盤。工藝背後蘊含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智慧,製作之複雜和耗時之久完全超越我們對製錶的想像,很值得大家深入了解認識。
01

鏤空工藝

LEARN MORE

約在 1760 年代,法國製錶師 André-Charles Caron 首度剔除機芯的多餘金屬以顯示內部的微細零件,演變至今成為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專業製錶學問。鏤空工藝需把機芯零件大幅鏤穿至剩下機芯骨架,鏤空錶的英文名 Skeleton Watch 便很具體地說出重點。有些鏤空錶的機芯骨架還會加進品牌的設計巧思,例如 Piaget 是首間在鏤空機芯的功能零件上鑲飾寶石的製錶廠,成為品牌的獨門好戲。圖:Piaget Altiplano Skeleton 高級珠寶腕錶。
BACK
02

墨彩琺瑯工藝

LEARN MORE

源自 16 世紀法國的墨彩琺瑯(Grisaille Enamel)是在黑色琺瑯底層上塗白色顏料,以營造出通透神秘的浮雕效果。金屬基板上的黑色琺瑯,必須厚實光滑才能承受多次反覆的燒製。而白色顏料,即利摩日白釉(Blanc de Limoges)的厚薄程度則視乎所需效果而定。白色塗層愈薄,其下層的黑底會愈明顯,甚至使白色塗層呈灰色。這種工藝需要反覆窯燒十多次,非常耗時,大約要 30 至 40 小時方可完成一個錶盤。Van Cleef & Arpels 擅於利用彩色墨彩琺瑯技術,為錶盤增添色彩繽紛的細節。圖:Van Cleef & Arpels Lady Arpels Pont des Amoureux Hiver 腕錶。
BACK
03

手工雕刻工藝

LEARN MORE

Fleurisanne 是雕刻工藝的一種,法文意思是「花」,即在機芯上雕飾精美的渦旋紋和花卉圖案。此裝飾技術在 19 世紀盛行一時,但後來幾乎失傳,直至 Chopard 聯合總裁 Karl Friedrich Scheufele 發現一款 1870 年皇室馬車錶的雕刻機芯,由此發起以 Fleurier 風格雕刻部分品牌自家生產的 L.U.C 機芯。首先,工匠在機芯錶橋上描繪圖案,然後雕琢輪廓、去除周邊物料,令牡丹躍然而出,之後在錶底蓋精雕細鏤,並對花卉圖案進行拋光。雕刻工序完成後,機芯會經鍍銠處理,最終成就珍罕的傑作。圖:Chopard L.U.C XP Esprit de Fleurier Peony 腕錶。
BACK
04

活動指針裝置

LEARN MORE

這款活動的心形指針裝置由 Breguet 獨創,長短可變的分針由兩條針臂組成,針臂完全獨立,僅於針尖連接,並透過齒輪組件的精妙運作變換指針的形狀。指針在不同時間展現不同面貌,在 12 時位置造型修長,在 6 時位置則顯得圓潤。隨着時光流轉,每條針臂會以不同的速度運行。而指針的形狀會隨着在錶盤上的轉動軌跡不斷調整,展現萬千形態。錶盤上的心形不斷在放大縮小,猶如擁有浪漫的魔法般令人目不轉睛。圖:Breguet Reine de Naples 9835 & 9838 腕錶。
BACK
05

絲織工藝

LEARN MORE

絲綢一直被視為最珍貴的天然織物,最早於 4,000 多年前在中國織造,最初僅限皇室御用。因其奢華寶貴,Harry Winston 設計師開創先例,透過全新技術,令桑蠶在沒有手工干預的情況下,自行織出絲錦,締造出一片未經加工的生絲區域。這些生絲經染色後得出 4 種錶盤底色,包括濃烈的皇家紅、銀灰、純白及雅致的粉色調。 接著浮雕大師會將 18K 或 22K 金設計圖案壓印在生絲上,營造立體感和深邃感。圖:Harry Winston Premier Delicate Silk Automatic 36mm。
BACK
Photo credit: Breguet, Chopard, Harry Winston, Piaget, Van Cleef & Arpels

跟着女星戴錶

個人風格品味和配飾選擇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且看女星們的腕錶選擇便能略知一二。

Michelle Yeoh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Richard Mille

Charlize Theron

Photo credit: Breitling, Getty Images

Rihanna

Photo credit: Cartier, Getty Images

Gisele Bündchen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IWC Schaffhausen

Jessica Chastain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Gu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