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lture
雍容高雅:梅林茂電影配樂面面觀

BY
Henry Ocean Chan
- 12 Apr 2016

【序】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比利時根特國際影展第 36 屆世界電影音樂獎把焦點放到了華人電影的專題,可是主辦單位選擇的焦點作曲家不是譚盾,不是 Yo Yo Ma,亦不是羅大佑或史擷詠,當然也不是已故的李泰祥,卻是請到了日本的梅林茂來指揮一場電影音樂會;可想而知他近年在華人電影的地位。

【最近期作品】
近年他倒算多產,迄今還能正常地在網上訂購得到的梅林茂電影配樂除了 2012 年日本電影《外事警察》,另外一套值得提一下是 2014 年電影《COME IE VENTO》soundtrack,配合電影本身,這是一張好孤寂悲情的作品,大量小提琴拉奏,好表現岀那份鬱戚戚的味道。
最新 3 套新 soundtracks 分別是《Rise Of The Legend》、《卧虎藏龍2》和《Trishna》在差不多時間同時上市,前者是一張水準有一定的 OST,當日觀賞電影時已被它吸引着,頗有典型梅林茂味道,雖然和他最經典的幾套OST 還有一段距離,但已叫梅粉們滿意收貨;反而《卧虎藏龍2》成績則只是中規中舉,雖然有好幾段音符不失神來之筆,但部份樂章太刻意配合畫面,音符小了他一貫的藝術感,加上硬要加入郎朗 featuring 一曲,有一份畫蛇添足的感覺,相信梅林茂今次在創作上確受到了一定的制爪,幸好在氣勢凝造上,還是别具一份獨到的詩意韻味,梅粉們還是有需要擁有。至於《Trishna》,反是 180 度回到梅林茂過去建立的淒戚配樂特色,不太複雜的音樂結構往往已收蕩氣廻腸之效,這類曲式除了是其一貫模式外,也堅守了其配樂創作上的核心價值。
以上 3 套配樂作品成績有如此大的差别,除了有關方面的限制,這也和電影本身的深度有好大的關係,梅林茂配樂水準一向都是因應電影拍攝的優劣而自動調教,如有好導演、好演員、好美指,他的配樂創作自然靈感泉湧。

值得一提的是波蘭克拉科夫配樂師 Abel Korzeniowski 自從和梅林茂合作過時庄界巨人 Tom Ford 首部導演電影《A Single Man》的配樂創作後,Madonna 的首部導演電影《W/E》起用了 Abel Korzeniowski 擔正配樂製作,風格異常受梅林茂影嚮,微細情感捕捉尤為盡得珍傳。
【王家衛的影嚮力】
梅林茂之所以廣為人知,跟日本以外的亞洲電影人愛起用他任配樂師不無關係,其中當然一定要提的是王家衛,自《花様年華》採用了年前的一套沢田研二主演的電影《夢2》一曲《Yumji Theme》後,2 人便合作無間,最初王家衛好喜歡此段配樂,透過梅林茂的配合,套用在《花樣年華》中段的重頭戲中,結果不止幫助了電影,亦令梅林茂知名度得以提升,《Yumji Theme》更奪得了金馬獎最佳配樂,後來更製作了一個口琴版放在《My Blueberry Nights》的 soundtrack。
《2046》之後,《一代宗師》soundtrack 亦由梅林茂創作,當中更採用了梅林茂成名作《其後》的兩首插曲,宮二向葉問深情表白「我心裡有過你」,並借用了意大利配樂大師 Ennio Morricone 在早年為電影《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義薄雲天》所寫的配樂中一首插曲《Deborah's Theme》,正好與宮二對葉問只能到此為止的情感不謀而合。而大師的另一作品《La Donna Romantica》亦出現其中。新創作當中除了氣勢磅鑮的樂章,也有梅林茂手到拿來的幽雅迷人曲韻、完全配合電影陽剛中帶溫柔的動人神髓,更令各種美學凝聚的王家衛作品美態盡顯。
而最近澤東 25 年重新推岀了 4 款王家衛電影 CD,當中包括《花様年華》,而有消息說澤東25系列稍後會推出黑膠版本,當然個人更希望此系列會繼續推出下去,尤其是希望終會發行梅林茂的《2046》黑膠版本。

【reissue系列】
上世紀一齣已故日本導演森田芳光的經典文青典範《其後》引發梅林茂追慕潮,直至今天,這張電影 soundtrack 不論是 CD 或 vinyl,都索價數千元之昂,上年他的經典《南京之基督》和《绅士同盟》不約而同地reissue後,大家都寄望《其後》會否有重新推出的機會.它的重要性,除了這真是一張靈氣迫人的作品外,那也跟前兩年電影本身在港長期上影,引起新舊文青追捧不無關係。在男主角松田優作和導演森田芳光先後離世,有人說這是一個年代的終結,但個人深感《其後》在現世代電影藝術愛好者腦內植下的陰影是難以被輕易抺去的,而 soundtrack 的影嚮力也難有後來者輕易雷池。

【《其後》reissue? 】
最近覓尋得到 2003 年版的《其後》。這個版本是沒有公開發售的,是 2003 年連同一本 design 書一起推出。discogs 也有提及,CD 是 JVC 版。音色比原版和第2版都 sharp 些,音質也清淅些,令配樂解像更形張力,細微之處來得層次鲜明。因為這個版本並不公開發售,梅林茂才願意重新 remaster ,並以這種低調模式再次推出,反而謝絕把這套個人經典隨便商業化地 reissue,從中可見他對這套自我建立的經典作品非常保育化,也從中窺見其藝術家風骨。
【後記】
………每次進入唱片店前,我都幻想找到更多更多梅林茂的唱片,當然偶然真的會找到他的新舊作品,我總是會手震、呼吸有困難,一點不是誇張,閣下不曾有此經驗,只因你未曾找到一生中最愛的音樂家。梅林茂的存在,是最好的証明自己喜歡的音樂,只要活著,是會不顧一切去追尋的。每次縱情在大師的音階中,內心好像有些東西快要爆炸.........
PS:過去日子有一些朋友曾令我更加明白梅林茂,希望在這裡多謝以下梅粉:David Chan、Gene Chow Yanlo、Teddy Lui、Ricky Shum 及 Francis Fung。
EXPLOR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