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韓流
Culture

淺談韓流

admin admin
BY Henry Ocean Chan
  • 21 Feb 2014

近年世界各地掀起一股 Korean Wave,其中以音樂尤其受到矚目。

韓國人口並不高,本土市場有限,故他們一直持續積極拓展外國市場,目前最大市場是日本等亞洲國家,其次是歐洲版圖。

在 1992 年出道的「徐太志和孩子們」是整個韓國流行音樂的轉捩點,他們結合了 Rap Talk、Rock Music 以及 Techno 舞曲而來,此類音樂亦令 K- Pop 在今天全世界竄紅。Hip Hop 二人組 Deux 在 90 年早期受到歡迎。90 年代後期出道的韓國男子組合 Turbo 活躍時,也是韓國娛樂界富代表性的歌星。

令 K-Pop 正式成功的專輯主要包括李秀滿在 1996 年推出的《H.O.T》。隨後還有楊賢碩在 1996 年推出的《Keep Six》,朴振英在 1999 年推出的《G.o.d.》等都令韓國流行音樂,開始正式走向現今風靡全球的 K-Pop 模式。

大部分韓國歌唱組合,包括 Roo`Ra、酷龍、IDOL、Sechs Kies、NRG、太四子、S.E.S.、Fin.K.L、Click-B、Fly to the Sky、神話等,在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成功進軍大中華。另一方面,正式的 Hip Hop 和 R&B 音樂被引入韓國流行音樂中,大量組合獲得空前成功。

1990 年代中後期,K-Pop 隨着 Korean Wave 擴散,而 2008 年開始大量出現的韓國偶像團體,將 K-Pop 風潮從亞洲地區快速蔓延到歐美國家等地。

2000 年,當時《我的野蠻女友》等電影受到追捧,催生了創意產業。影視文化在中、日、台掀起新一輪熱潮之餘,K-Pop 亦大受擁戴,其中以組合 Super Junior 和少女時代最受歡迎,其後 PSY 亦突地冒起,韓流一發不可收拾。

Super Junior 原定是一個成員隨時有可能變動的組合,但後來他們成績非常優越,公司決定在加入圭賢之後,便保留既有成員;及後 Super Junior 在甚麼題目的比賽都可以派出代表選手,在奮鬥中展現了強大的意志力,雖然 Super Junior 並不是像東方神起一樣每個成員都極優秀,但各方面都發展平均,讓他們立足韓國甚至擴展版圖從日本到歐洲,在他們的帶領之下,少女時代、 SHINee 及 f(x) 等後起之秀才可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可以說 Super Junior 的成功,使韓風能在世界各國成為熱潮。

韓國政府和娛樂業界務求使韓風持續,政府方面出力支援之外,業界就打擊非法下載,建立訂閱庫,月付 7 美元,便可透過智能手機享受眾多韓國歌手的音樂,唱片業績得以持續增長,流行音樂亦因而得以廣傳。

政府大量發牌當然才是明智之舉,TV 每日在早、午、晚黃金時段同步播放音樂 MV,在綜藝節目也讓 Korean Pop 藝人樂團得以曝光,促進了他們的知名度,另外《M 頻道》的主打樂曲排行榜讓歌唱藝人在節目亮相節目,讓其主打歌曲加速流行,各唱片公司都非常看重這些宣傳渠道,K-Pop 的興盛,絕對和他們所屬的國家政府息息相關,當然如果 Korean Pop Music 本身如能持續盛行,最終得益亦是韓國人本身。

然而在長遠策略中,拓展海外市場成為主要目標,其中值得一提是 SM 唱片公司旗下組合 Super Junior 特別加入中國籍成員,組合打入中國市場後,再另組 Super Junior M 全面融入市場。

踏入 21 世紀,Super Junior、T-ara、少女時代、PSY、SHINee、INFINITE、EXO、東方神起、BoA、f(x)、BIGBANG、4minute、Secret、Wonder Girls、U-Kiss、Girl's Day、TEEN TOP、Boyfriend、A Pink 等許多 K-Pop 組合、歌手開始進軍日本市場,在日本接受訪問及表演、甚至演出綜藝節目和出演 TV drama。

2001 年,Nicholas Kim 以主打 single《Hello Goodbye Hello》成為第一個打入美國 Billboard Top 100 single 榜的 K-Pop 歌手。繼後在韓國非常成功的組合 Wonder Girls 亦成功打入 Billboard,她們亦被邀成為 Jonas Brothers live tour 的 supporting act,其他 K-Pop 藝人亦曾與 Kanye West、Teddy Riley、Diplo、Rodney Jerkins、Ludacris 以及 Will.i.am 等藝人合作。

2012 年透過 Youtube 爆紅的江南 style,把 K-Pop 熱潮推至新的高峰。該歌曲在歐美主流樂壇甚受注目,於歐美排行榜位列第一,並老少咸宜地引起模仿熱潮。同時韓國的文化娛樂服務產業收支在歷史上首次達到了順差。

透過不同媒介宣傳,包括開設《M-Academy》、《M-頻道》、《M-Pub》、《M-Live》、《M-Wave》、其中《M-頻道》的主打樂曲排行榜讓歌唱藝人在節目亮相節目,讓其主打歌曲加速流行,現時韓國有類似頻道數十個,其中一個頻道已於數年前引進香港,各唱片公司都非常看重這些宣傳渠道,而《M-Live》亦除了其本土發展,近年亦擴展海外,去年在港舉辦的韓國流行音樂節——MAMA 就是其中一次海外活動。

2011 年 7 月,Music Bank World Tour 於日本東京的東京巨蛋舉行第一次世界巡迴演唱會,全場爆滿。2012 年 2 月,於法國巴黎的第二場演出,參與演出的是 K-pop 首席紅星,加上華麗的製作,震撼全場,空前成功。這一次來港是 Music Bank 最新的演出,並且是亞洲市場首站。這好幾年,一浪接一浪的韓國歌手團隊如少女時代、Super Junior、CnBlue 及 2PM 旋風襲港,來自韓國、集多位 K-pop 團隊的 Music Bank 於 2012 年夏日首次來港,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獻技。Music Bank 是 KBS 最受歡迎的音樂節目之一,經 KBS World Channel 向世界各地 72 個國家播放。這個每週一次的娛樂節目,是觀看頂級的 K-pop 歌星,以及新秀歌手初次登場的節目。同時亦是韓流浪潮入侵亞洲市場的主要動力,在世界各地廣受樂迷擁戴,每星期滿足全球樂迷對 K-pop 的渴望。那次 Music Bank 邀請得八隊當今最知名的韓國歌手,包括 TVXQ、Wonder Girls、Beast、CnBlue、F(x)、MBlaq、Infinite 及 IU。

SHINee,為韓國 SM Entertainment 公司旗下的 5 人男子歌唱樂團,成員包括溫流、鐘鉉、KEY、及泰民。於 2008 年 5 月 25 日以《Replay》一曲出道。團體名 SHINee 是取自 "Shine" 的閃耀意思,與 "ee" 尾音結合而成的新名詞,與英文形容詞 "Shiny" 同音,代表着閃耀亮眼,受光芒照耀着的人,期望自身受到矚目,還蘊涵着通過追求多樣的音樂,不受到年齡和地區、國家的限制,吸引更多音樂粉絲。2014 年 1 月,SHINee 於亞洲國際博覽館 Arena 舉行《SHINee Festival Tour Live in Hong Kong》演唱會,全場演出 2 個多小時,SHINee 特意選定香港為全球最後一站,是次 world tour 目標是讓各地歌迷更加深入了解 SHINee 的涵意!

透過視覺影像平台,改變了韓國流行音樂製作內容,孕育出視覺為主的流行音樂,明星組合的視覺形象不僅是為配合歌曲,更開始創立 K-Pop 風格,將流行音樂推動成為韓式流行文化,引發國際性的模仿風潮,並以身體舞動作為歌曲表演方式,結合舞蹈與音樂成為 K-Pop 商標。團體與個人舞蹈的編排表徵出韓國年輕人奮發上進的形象,MV 除視覺影像外,也是韓國流行音樂的自我意義訊息,展現和擴散視覺化 K-Pop 影響力。

Graphic design by Emily Kam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更多音樂專題:
節慶主題音樂 10 選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O.S.T.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