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永遠向前走,連帶大家也一直向前追。可是,路上總有些值得停低往後看的重要時刻,因此走在最前線的鐘錶品牌亦會不時回顧歷史,對業界一些重要發明與經典設計作紀念致敬。

創辦人 Ferdinand Adolph Lange 曾在寶璣 Breguet 大師的門下習藝多年,在 1845 年於 Glashutte 開設了 A. Lange & Cie 工作坊生產鐘錶1868 年,其兒子先後加入公司,易名為 A. Lange & Söhne。今年適逢 Ferdinand Adolph Lange 的 200 歲誕辰,朗格特別推出限量 200 枚的 1815 「200th Anniversary F. A. Lange」鉑金腕錶。以鉑金 950 精製而成的 40 毫米錶殼,內藏有 L051.1 型自製機芯。除了以未經處理、由德國銀製造的 3/4 夾板外,此錶還具備了手工雕刻擺輪夾板、經典螺絲擺輪、鵝頸式微調槓桿、以黃金套筒固定的寶石軸承和藍鋼螺絲等多個標誌性元素。錶面採用三層設計,6 點鐘位置設有小秒盤,外形懷舊簡約。

早期的懷錶僅設有一枚按鈕,它和錶冠融為一體,能夠連續地完成開始、停止及歸零功能。Breitling 創始人的兒子 Gaston Breitling 為了將懷錶從上衣口袋轉移到手腕上佩戴,於 1915 年推出了一項創新發明─一枚置於 2 時位置、能將操作開始、停止、歸零的計時控制系統與錶冠獨立分開的獨立計時按鈕,其好處在於無論是配戴在腕間還是置於手心,拇指和食指的操控角度都處於最方便舒適的狀態。
Breitling 設計出 Transocean Chronograph 1915 越洋 1915 計時腕錶。新錶搭載經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 (COSC) 的全新自製手動上鏈 B14 機芯,透過透明藍寶石底蓋,可見其自製單按鈕雙導柱輪機芯的構造。

作為百年老牌,Van Cleef & Arpels 實在有不少經典設計,除了著名的四葉草外,Cadenas 腕錶亦是其一。於 1935 年問世的 Cadenas 腕錶,其背後的創作靈感跟 Zip 項鏈一樣,象徵着繾綣一生的情感牽絆,雖說是腕錶,但外表卻跟手鐲無異。基於當年保守的社會風氣,女士們大刺刺地望錶屬於不禮貌之舉,她們只能含蓄地讀取時間,故原裝以黃K金鑄造的版本,斜面錶盤相當細小。
今年面世的新版本刻意將錶盤放大,令 12 小時時標清晰易讀。Cadenas 腕錶系列共有 9 個全新款式,全部搭載石英機芯,多得富線條美的外型設計,令 80 年前的舊作如今看來仍具現代氣息。

40 年代的腕錶設計理念主要受 Art Deco 裝飾藝術運動影響,構造簡約、方形錶殼、錶耳外凸、幾何對稱等為主要設計原則,1945 年 Girard-Perregaux 芝柏錶推出的一款腕錶便集此等特色於一身。1995 年,芝柏將這個經典錶款重新復刻,著名的 Vintage 1945 系列從而誕生。先說 Vintage 1945 小秒針 70 周年慶特別款,它保留原作特色包括:寬大的方形錶殼、6 時位置小秒針顯、阿拉伯時標等,但就起用了自家製的 GP03300-0051 自動機械機芯;至於另一個新作─ Vintage 1945 三金橋陀飛輪腕錶 70 周年慶特別款,則搭載了芝柏的招牌三金橋。此型號備有白金及白金鑲鑽錶兩個版本,同樣配備芝柏 GP09600-0028 自動機械機芯,前者限量 18 枚、後者限量 8 枚。

來自日本的精工,雖然以生產石英錶為主,但卻並不表示其出品難登大雅之堂,於 1960 年誕生的 Grand Seiko 腕錶便是一個好例證。今年慶祝 55 周年的 Seiko,首先帶來取材自 Grand Seiko 的自動上鏈復刻版腕錶,也為 Astron GPS 帶來第 3 代版本,甫在今年巴塞爾錶展登場,旋即引起熱話。藉由光源即可產生電源的 Astron以GPS 連接衛星,透過原子鐘提供最精準的報時,只以單一按鈕即可輕鬆調整時區。最新的兩地時間機芯,不僅可掌握目前所在時區的時間,小面盤上以 12 小時指針加上 AM/PM 顯示,則可簡單判讀家鄉的時間。即使是透過限量版的珍珠母貝錶盤所吸收的微量光源,都能產生足夠的能量驅動指針,讓往來不同時區變得更輕鬆。

擅於製作運動錶的 Oris,於 1965 年推出採用鍍鉻黃銅及黑色塑膠錶帶製成、搭載樹脂玻璃錶面和雙向旋轉錶圈的潛水腕錶,防水功能達到 10 倍大氣壓力 /100 米。今年是 Oris Divers Sixty-Five 潛水錶的 50 周年紀念,品牌因此創作出復刻版本。新作沿用 1960 年代原款的復古外型設計,防水功能一樣達 10 倍大氣壓力 /100米,不過卻搭載 733 自動上鏈機芯,錶殼直徑改為時下流行的 40 毫米,並由防腐蝕的不銹鋼製成,錶背與 1965 年的原款一樣刻有相同的 Oris 徽章。另一改良之處,是其氣泡弧形玻璃鏡面採用了防刮藍寶石水晶玻璃,內層經抗折射塗層處理以減少眩光,同時提高腕錶在水中的易讀性。另外,新錶零點刻度經 Super- LumiNova® 夜光塗層處理,使時間更為清晰易讀。

Bulgari Roma 的誕生,可說是無心插柳。1975 年,品牌創作出首款 Bulgari Roma 腕錶,用作送給當年 100 位 VIP 的禮物,因此產量極少。
這枚腕錶沒有指針,也沒有錶盤,只有一個數字顯示窗,而錶帶不是金屬,也不是皮革,而是綴以皮革的編織麻繩,如此大膽、獨特的外型,竟引來世界各地的大量訂單,品牌於是決定繼續生產。

多年來,這腕錶不斷進化演變:從數字到指針顯示、從鏤空錶盤到陀飛輪,今年來到 40 周年,品牌一口氣推出 Bulgari Roma Tourbillon Finissimo、Bulgari Roma Finissimo、Bulgari Bulgari Solotempo 以及 Bulgari Roma Tubogas 等紀念版新作賀壽,當中最矚目的,要數 Finissimo 陀飛輪腕錶。它搭配的 BVL 268 型機芯僅厚 1.95 毫米,對於無橋板裝置的飛行陀飛輪而言,製作難度相當高。加上玫瑰金造的錶殼,都只有厚 5.40 毫米,其工匠的技巧之高可想而知。至於女士們的焦點,應該落在 Bulgari Bulgari Tubogas 之上。直徑 26 毫米的錶殼由玫瑰金和精鋼製成,配搭同質料的 Tubogas 錶鏈,錶冠上的圓形碧璽為腕錶添上幾分華麗感,日夜佩戴皆宜。

顛覆了現代製錶業美學理念的 BR 01 飛行儀錶腕錶是 Bell & Ross 的經典錶款,是由一班工程師、製錶師和專業飛行員一同於 2005 年創作出來的成果,10 年來面世的 BR 01 數量繁多,單是限量版便有 50 款,而今年的 10 周年紀念腕錶「BR 01 10th Anniversary」是第 51 款限量作。
腕錶保留了駕駛艙時計外方內圓、4 個角各有 1 顆螺釘的外型,其數位、指標和正方形錶殼採用了與航空儀錶相同的原理。搭載自動上弦功能的機械機芯,錶殻採用了製作航空防熱罩和火箭頭的高科技陶瓷製成。
延伸閱讀:
意大利珠寶品牌 BUCCELLATI 主席的驕傲
CHANEL 復古採購及收藏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