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Graphics prepared by Jun Chong
EXPLORE MORE
對於城市建築文物的保育所達致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經常是一場角力,到底舊有建築應保留還是活化?社會各界有著不同的聲音。但講到香港建築文物活化的好例子,就有由舊警署改建而成的 PMQ 原創方、動漫基地、雷生春演變而成的浸大中醫藥保健中心、石峽尾工廈改建的賽馬會藝術中心等,而外國亦有市民集資,將一座古舊的教堂重新粉刷,更找來西班牙藝術家 Okuda San Miguel 為教堂內部畫上搶眼的大壁畫,這位藝術家更成功令世界各地的舊建築「翻生」。
早前知名西班牙壁畫藝術家 Okuda San Miguel,受美國「The Unexpected」藝術節邀請,連同十一位壁畫藝術家,為美國阿肯色州的史密斯堡市內的廢棄房子進行大翻新,其中 Okuda 就為一座小房子重新粉飾。
畫上保標誌式的幾何色塊,動物及眼睛的圖案,將小房子變身成 "universal chapel",為當地居民及遊客提供戶外的視覺享受。
他亦曾為西班牙小鎮 Llanera 的一座老教堂來一場內部大變身,這座前身建於 1912 年,原名為 Santa Barbara 的破舊教堂,2007 年被一家家具公司買下,由於日久失修,家具公司決定與推動滑板運動團體 Church Brigade 合作,透過網上集資及 Redbull 品牌的贊助下,將教堂活化。
Okuda 花了七天時間,完成這巨大的教堂壁畫創作。
只要一抬頭,就會看見顏色形成強烈對比的猿人、骷髏頭、雀鳥及七色彩虹橋的壁畫彩繪,令整個教堂生息不少。
Okuda San Miguel 亦曾於 7 月份來港,應街頭藝術節「HKwalls Street Art Festival 2016」,在深水埗大南街的一幢建築物外牆粉飾,在破舊的外牆畫上一隻幾何色塊小熊,他花了整整三天時間,依靠升降機由高空上而下塗鴉,為舊區帶來新氣象。
作品“Universos Paralelos”(Parallel Universe)
經常會不同藝術節作示範,Okuda San Miguel 的足跡更遍佈摩洛哥,項目由英國文化協會在摩洛克舉辦的街頭藝術 Caravane 的一部分,作品名為《11 Mirages to the Freedom》。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
Graphics prepared by Jun Chong
為了最佳瀏覽效果,請使用Chrome、Safari或其他瀏覽器。
Please use Chrome, Safrai or other browsers for better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