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然藝術是一門沒有特定功能的工藝,那麼海報設計便是藝術的延伸,除了包含資訊、目的和受眾,更設有「功能」,目的不在乎通知大眾、呼籲人民,達到宣傳、甚至「造勢」的功效。政治海報更是芸芸設計中的佼佼者,不但充份發揮了海報的特質,多年流傳下來的政治海報也記錄了美學及政治人物表達方式的變異,既然正值選舉前夕,何不欣賞往年的經典海報,回味以往的政治「色彩」?

國旗多年來也是政治海報常用的元素,當時的海報不但由人手完成,上色的質感更富有絲網痕跡,字型上亦有不同的組合,可見當時的海報設計已經充滿智慧。

距離1860年只不過是24年的光陰,政治海報的構圖已經邁向多元。這份海報有如繪畫作品,圖中的一樹一物也有其寓意,例如是那些樹葉的元素,容易讓人聯想到象徵和平及勝利的橄欖枝。

J. M. Flagg 1917年被用作招募士兵的海報到成天已經成為經典,作者用了自己的臉孔為藍本,打造了Uncle Sam這位人物,以堅定的姿勢喚醒亂世的勇氣。

這份被演繹得千變萬化的海報,原本當初是以鼓舞民眾士氣為目的。海報只需要簡單的字句,奪目的顏色,便能為人民帶來安慰,這便是海報的魔力,有時Less is more便能夠引起共嗚。

談到敢揶用2次創作的橋段來設計政治海報的鼻祖,1984 年的Ronald Reagan 對Walter Mondale應該謗上有名吧。

直至近年的政治海報設計,Sologan趨向精而簡,例如是奧巴馬2008年的政治海報,以對比色為主軸,卡通的圖像與奧巴馬正在思考中的表情同樣形成對比,不但奪目,更帶有不少Pop-Art的影子。
Ph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designer
Graphic prepared by Jun C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