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出日期:即日起至8月13日
時間 : 星期1至5;10am-6:30pm/星期6; 10am-6:00pm
地址: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F 401
漢雅軒帶來分別來自香港和台灣的藝術家,何倩彤和陳怡潔的雙個展。何倩彤的《伊卡洛斯聳聳肩》以七組系列創作構建敘事空間,每位主角如彤小姐、慟伯伯都希望逃出自己的宿命迷宮。至於陳怡潔的《編碼島》則以卡通動漫為素材,並將它們變成視覺符碼。兩位年輕藝術家均以真實和超真實同構的景觀進行編碼與解碼,創作過程中亦包含了大量研究工作和資料分析。

展出日期:即日起至8月15日
時間 : 星期2至6;11am-7pm
地址: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7樓
香港 Gagosian Gallery 帶來香港20年來首個 Balthus 展覽,是繼紐約和巴黎畫廊後以 Balthus 不同時期的油畫、畫作及攝影作品為主題的展覽。由 Gagosian Gallery 和 Balthus 遺產管理委員會共同策劃,展品包括他早期描繪巴黎街景的水墨習作到後期的攝影作品。Balthus 在逝世前十年,由於健康欠佳而無法作畫,開始使用寶麗萊相機拍攝大量照片。他開始大量拍攝即時成像照片,成為畫作的草圖。

展出日期:即日起至8月29日
時間 : 星期2至6;11am-7pm
地址: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3/F 304
Simon Lee 帶來意大利藝術家 Claudio Parmiggiani 的個人展覽。經常以缺失、時間流逝、割裂和痛苦為題材,作品經常隱喻事物無常和命運韻律,深切地關心著我們的藝術、歷史和道德的過去。今次展覽他在畫廊展出一個裝置,擺放著數百個相連而橫臥著的人頭,模仿考古的形象與創作動機,仿製、改寫著古代遺跡。

展出日期:即日起至10月5日
地址:香港中環都爹利街1號上海灘3樓
Duddell's 以《我們在此相遇》展覽讓觀賞者重新思考「傳統」、「個人」和「地方」之間的關係?展覽帶來6名本地藝術家在1980年代至今創作的不同媒介繪畫作品,策展人潘蔚然我希望是次展覽可以引起觀眾的興趣去探究他們自身的『傳統』,看看它如何影響藝術家及他們的創作,以及對藝術的理解。

展出日期:由即日起至8月13日
時間:星期1至星期6; 10am- 7pm
地址:香港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6/F
藝術門展出駐阿姆斯特丹及北京的中國藝術家倪海峰的個展《Asynchronous, Parallel, Tautological, et cetera…》,展出1980年代晚期至今的作品。倪海峰拒絕以線性和編年的方式去詮釋作品,如藝術家自己所說「處於零點或無重力的瞬間中」。《Asynchronous, Parallel, Tautological, et cetera…》探討藝術家的個人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在其連貫的宏大敘事性中抵制意義被分化。

展出日期:9月1日起展出6星期
時間:星期2至星期6; 10am- 6pm
地址:香港上環荷李活道181-199 號
兩依藏博物館將於9月展出《苦行與奢華的交織-中國雅仕與西方名媛珍品展》,展覽由兩部份組成,呈現中外名流仕紳所追求的「玩物」的長遠歷史,並透過人類學的角度剖釋文化和社會轉變。其中《晚宴手袋的華麗歷史》更展出了200多 件來自19 世紀至21 世紀歐洲貴族的女裝晚宴手袋和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