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雕塑著上身!透過 Burberry 認識英倫藝術大師 Henry Moore
英倫設計和美學的精妙之處,是在新與舊之間穿梭,在承繼傳統中找尋突破。英倫時裝如是,英倫藝術亦然。在極具膽識、遠見和創意的 Christopher Bailey 的帶領下,Burberry 貴為時尚界中的先驅,將時裝 show 結合科技,與此同時又向藝術世界中的經典取經。上季取材自英國前衛女詩人 Virginia Woolf 的小說《Orlando》 後,日前品牌在倫敦時網周上發布第 2 個 "See Now Buy Now" 即看即買的新概念系列,即 2017 年 2 月系列,Christopher 透過時裝再次把英倫藝術大師 Henry Moore 的雕塑介紹予世界。

Henry Moore 擅長以半抽象形式演譯大型的雕塑,作品中間經常有鏤空設計,締造物體與空間的連繫。

1. 強烈輪廓
從雕塑到時裝,清楚可見 Henry Moore 對於 Christopher Bailey 的設計最顯注的影響在於形態,單單看 Burberry 經典 trench coat 的處理,那乾濕褸的 oversized 肩膊比例便略知一二。

Henry Moore 的雕塑作品素以鑽研形態而聞名。他愛將局部的肢體以不同的比例縮小或放大,臉官五官通通被抹去,將大眾的焦點集中在輪廓之上。

2. 豐富質感
模特兒身上的木片斗篷顯然是向 Henry Moore 致敬的 show piece,但系列中仍有大量質感豐富的設計,以各式各樣的素材縫紉,包括喱絲、粗毛冷、花邊、珠飾等。Christopher Bailey 也收起了色彩,選用了常見於 Henry Moore 作品上中性的黑灰白色調。

從早期作品可見,Henry Moore 多於物料上直接雕塑製作。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後,他開始利用銅作進行創作,由於尺碼之巨大,每次動輒動員幾位助手協助。及至 20 世紀 40 年代,他開始頻繁使用倒模方法,先以泥或石膏塑造質感分明的小型模型,繼而再將之放大。

3. 抽象線條
系列中有一件 signature 的上衣,Christopher Bailey 以粗繩勾勒出跟 Henry Moore 作品相近的線條。

後來 Henry Moore 逐漸走向抽象的境界,人體作品中的面貌漸變模糊,簡潔得只剩下率性、隨意的幾何線條。

4. 不對稱美學
今季 Burberry 有數之不盡的不對稱、不規則元素。扭曲變形的上衣剪裁,前長後短的袖口,單邊飾上喱絲的西裝褸,左右不一的男裝綁帶鞋;每一個細節處都散發著一種有機性,漫不經意而且感性。

雕塑的形態如同自然間不規則的律動,原始氛圍中見精緻的手工。

聞說 Christopher Bailey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藝術大師 Henry Moore 的創作人生,他竟然找上其女兒問個究竟。而兩個單位背後還有一段微妙的連結;Henry Moore 的出生地 – Yorkshire 的Castleford, 原來竟又是 19 世紀 80 年代 Burberry 多款經典設計的生產地。

除了時裝show,Burberry 亦與 Henry Moore 基金會攜手策劃了為期一周的展覽《Henry Moore: Inspiration & Process》,還觀眾可新距離看到逾 40 件大師的作品包括雕塑品、銅像、工作模型、繪圖及草圖模型。同時又會舉行多場工坊、活動及演唱會,其中有人體寫生、草圖模型和物件製作、布料印染活動及布料設計工坊等。
《Henry Moore: Inspiration & Process》
日期:即日起至 2 月 27 日
地址:Makers House, 1 Manette Street, London, W1D 4AT
Graphics prepared by Wing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