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捏陶瓷、拉胚體驗感受泥土的溫度!灣仔、觀塘、荔枝角等 10 間香港陶瓷班、陶瓷工作坊

- 17 Jun 2021
除了按摩、行山、逛 咖啡店,近來參加陶瓷班也成了新興的周末放鬆活動。在親手製作陶瓷的過程中靜下心來,專注於眼前手捏、拉胚成形的陶藝體驗,放鬆一周下來緊繃煩悶的心情。除此之外,自己親手創作的陶瓷作品還可帶回家,美藝及實用兼具,一舉兩得!近來不少陶藝工作室都會開設陶瓷班或工作坊,讓人一試手作陶瓷的體驗,地點偏佈灣仔、觀塘、荔枝角等,提供各式各樣不同做法和風格的陶瓷班,今個周末不妨就來做陶,感受泥土的溫度吧!以下 10 間編輯推薦香港陶瓷班、陶瓷工作坊。

1. 獨一無二的灣仔陶藝教室:上善若陶
上善若水,陶藝家 Allen Chiu 取了老子這句話而為工作室起名「上善若陶」,對她來說,陶瓷本為陶泥,勾水卻能手捏成形狀,入爐燒製成器皿,為人所用,正與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道理相應。出自她手的陶瓷保留泥土自然之感,每一個都有漩渦紋理又或凹凸觸感,簡單美麗。上善若陶不定期舉辦拉坯陶瓷工作坊,內容包括拉坯塑形、修坯及裝飾、打磨及上釉等,讓人自製獨一無二的陶瓷作品。
地址:灣仔灣仔道 113-117 號得利商業大廈 17 樓 B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aterceramics/

2. 灣仔觀塘設不同類型陶藝課程:土也
土也手作陶藝由陶藝家 Rebeka Tam 所創,英文名為 of the earth workshop,因為陶源於土地,她深信陶藝能使人專注於當下,並連結人、心、自然與生活。土也主打開設陶瓷班,兩個工作室分別位於灣仔和觀塘,所舉辦的課程也不同,位於灣仔的陶瓷工作室較常舉辦常規陶瓷班,當中包括綜合陶藝入門課程,每星期一次,教授基本手捏、上釉、造型、拉坯技巧,適合陶藝入門至初階的同學參與,之後可以再上拉坯班,深入學習不同的拉坯造型及修坯技巧。而觀塘陶瓷工作室則專注於手捏課程,可自訂手捏主題,自由度高,同時亦會舉辦手捏陶杯、清酒器工作坊,讓人靠著一下又一下的手捏,靜下心來,使身心連結。
地址:灣仔道 113-117 號得利商業大廈 15D
觀塘鴻圖道 58 號金凱工業大廈 10 樓 1016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oftheearth.ceramics/

3. 灣仔陶藝教室初體驗:dorodorothypottery
Dorodorothypottery 的主理人 Dorothy 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主修純藝術陶藝科,擁有十多年陶瓷創作及教學經驗,對於想長期學習陶瓷的人,這裡就非常適合。陶瓷課程分為手捏、拉抷班,分別為 4 堂及 8 堂,由最基本的教起,打好基礎,才能自由創作。但若果只想一試做陶,這裡也提供拉抷體驗班(4 堂)及拉抷試玩班(1 堂),完全沒有做陶經驗也能參與,很有成功感。

4. 澳洲風陶瓷工作坊:Sean Gallery
經過位於上環的 Sean Gallery,肯定不會知道它其實有開設陶瓷班,因為地面一層是畫廊,上層才是陶瓷工作室,非常隱秘。Sean Gallery 由陶藝家 Loretta Sean 及藝術家兼策展人 Yves Lee 開設,集畫廊和陶藝於一室,經常開班教畫畫及做陶,他們形容其陶藝班為「澳洲風」,比較著重自然,成品具粗糙質感。創辦人之一的 Yves Lee 也會不定期開設陶瓷花班,用陶造出來的花朵像真度高,也盡顯花朵脆弱但美艷的一面。
地址:上環太平山街 12 號地下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ean__gallery/

5. 人氣荔枝角陶瓷工作坊:曉至
做陶瓷,人人都想要作品完美無瑕,偏偏手繪陶瓷設計品牌曉至的主理人 Grace Tong 卻認為不完美才是完美。她本身修讀時裝設計,曾推出過皮革品牌,之後才創立陶藝品牌曉至,作品如手繪海浪碗、立體山形碗、充滿起伏紋理的月球碗、白浪時鐘等,全都帶著粗糙觸感,同時亦有詩意,極具個性,對她而言,手造總會帶點不完美,亦正是這些不完美才令陶瓷有自己的個性。

曉至除了推出自家設計的手繪陶瓷家品小物,於太子店內售賣外,亦在荔枝角設有陶瓷工作室,定期舉辦陶瓷工作坊,包括製作品牌小物如手捏月球陶瓷、手揑雲石紋陶瓷、陶瓷櫻花/鹿角燭台等,亦有自由製作的拉坯、手捏陶瓷班,任君選擇。雖然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陶瓷課程,但總是極速爆滿,想上堂的話要盡早預約了。
地址:荔枝角永康街 79 號創匯國際中心 10B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iuchi_art/

6. 荔枝角陶瓷班推薦:泥塵記
泥土和塵埃在城市人眼中微不足道,隨風而逝,但在泥塵記 3 位創辦人 Gloria、Ellie 及 Amie 眼中,塵土縱是微小,卻可埃落沉澱化成器皿,盛載生活中的點滴。正因出發點來自生活,她們所造的陶瓷也有點質樸自然的味道,不少本地餐廳和咖啡店也採用她們的作品。

泥塵記除了自家製作外,近年主力開設陶瓷班,希望忙碌的香港人可以藉由陶藝創作減輕壓力,同時在創作過程中學會欣賞自己。初階體驗班以手捏為主,但亦有常規的手捏和拉坯課,讓人循序漸進學做陶瓷。
地址:荔枝角青山道潮流工貿中心 1205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aichankee/

7. 荔枝角陶瓷體驗工作坊:Kanvas
Kanvas 其實是間設計工作室,不過以陶瓷作為創作媒介,造出各種具設計感的生活器物,如花器、戒指收納盒、擴香石等,又會在陶瓷上加入可愛笑臉,藉由這些小物,令人會心微笑,啟發日常的美好。

Kanvas 通常在周末開班,分別有拉坯及手捏工作坊,拉坯較著重讓人體驗陶藝,所造的陶器較簡單,而手捏則有較大創作空間,可設計不規則造型的陶瓷,但無論拉坯抑或手捏,周末課堂經常爆滿,不妨集合四人在平日上課,可獨立開班。
地址:荔枝角青山道 485 號九龍廣場 301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kanvashk/

8. 九龍灣創意陶瓷工作坊:史葛拉陶
不少陶藝工作室都偏向文青風,但這絕不是史葛拉陶!2020 年暑假,香港陶瓷藝術家陳建業(Scott Chan)開設了史葛拉陶,其陶瓷作品與主理人一樣,幽默好玩,甚至帶點佻皮,在史葛拉陶的社交平台上就見到不少形狀不對稱的陶瓷,又會在陶瓷上寫粗口、畫公仔等,完全展現其衰格、好玩的一面。

史葛拉陶定期開設陶瓷班,參加者毋須任何做陶經驗,皆因Scott Chan認為做陶瓷不應有限制,甚麼都可以嘗試,最重要是在過程中覺得好玩。基本初班包括五堂,四至五人一班,會先教學手捏、泥板、拉胚的技巧和操作,著重參加者自由創作。
地址:九龍灣宏開道健力工業大厦 606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colatao

9. 繪畫陶瓷工作坊:二部藝術工作室
二部藝術工作室認為藝術必須融於生活,而二部(two parts)就包括了畫畫及陶瓷兩種藝術,所以工作室開設恆常素描及油畫班、人體寫生工作坊之餘,同時亦有陶瓷班,讓人各投其好。陶瓷基礎課程包括五堂,每堂 2 小時,教授手捏黏合、拉坯造型、修整上釉等技巧,將會完成 3 件 700 克的作品。最方便是在新蒲崗及鰂魚涌均有工作室,上課更彈性自由。
地址:九龍新蒲崗五芳街5-7號華懋工業大廈 8 樓 D 室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1065 號東達中心 2 樓 03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wopartstudio/

10. 將生活融入陶瓷製作:無用生活
無用生活由 Manho、Alex 及 Candice 3 個年輕人創立,稱為「無用」,是想叫人在做陶時專注於當下,感受時間緩慢流動,享受全然的片刻,正正是忙碌的香港人要學習的一課。其陶瓷作品多為餐桌器物,簡單實用,摸上手極具質感,為餐桌增添品味。

無用生活共有兩個工作室,分別位於旺角和新蒲崗,店面售賣自家陶藝作品,店後則是開辦陶藝班的教學空間。工作室所舉辦的課程非常多元化,除了恆常的拉坯或手捏陶藝課程,亦有自由主題創作課、手塑茶道具課、手捏陶瓷清酒器工作坊、陶瓷咖啡濾杯工作坊等,最近甚至還跟在森林和圓嘢共同開設種植課程,採用陶瓷植物鉢種植,林林總總的陶瓷班,總會找到一個你有興趣的。
地址:旺角618上海街1樓105舖
新蒲崗大有街 32 號泰力工業中心 8 樓 06 室
IG:
https://www.instagram.com/useless.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