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月開鑼!大館展覽《月逝無聲》跨越時空探索月亮多重面貌
Art & Design

香港藝術月開鑼!大館展覽《月逝無聲》跨越時空探索月亮多重面貌

2021 年香港藝術月由 3 月延至 5 月,除了人人期待的 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之外,城市周邊也有不少藝術文化展覽正在發生,同樣值得欣賞,例如在香港歷史建築之一的大館古蹟和藝術館,就正展出香港跨媒體藝術家許方華(Phoebe Hui)聯同香港獨立策展人郭瑛(Ying Kwok)為第 5 屆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Audemars Piguet Art Commission)一同創作、名為《月逝無聲》(The Moon is Leaving Us)的大型藝術裝置。《月逝無聲》,顧名思義,許方華以月亮作為研究主題,由此揭開月亮的多重面貌,神秘而深遠。

許方華是 Audemars Piguet Contemporary 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選中的的新銳藝術家

月亮奇遇記

《月逝無聲》始於許方華對月亮的想像,這要由她在 Audemars Piguet 位於瑞士汝拉山谷的奇遇說起。Audemars Piguet(愛彼)自 2012 年起跨界藝術,創立了 Audemars Piguet Contemporary 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委託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創作當代藝術作品。在此之下的 Audemars Piguet Art Commission(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是其中一個關鍵項目,每兩年一次,選出一個尚未贏得國際知名度的新銳藝術家,與一位獨立策展人共同撰寫一件複雜、精密且極具體驗衝擊性的大型藝術作品,並開展其藝術生涯的首個大型展覽,今次許方華與郭瑛的合作便是由此而來。

藝術家許方華的創作意念以月亮為主題

從月亮出發的創作意念

在開始創作之前,許方華(右)與郭瑛(左)二人先受邀去到品牌位於汝拉山谷的總部,感受一下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啟發。許方華就是在其中一晚到雪山上的餐廳吃飯的時候,發覺走在路上唯一的光源就是來自月亮,柔和的光照遍了整個雪山,那刻的平靜令她靈光一閃有了以月亮為主題的創作意念。

許方華對月亮的研究

月亮正離我們而去

隨後許方華開始展開對月亮的研究,其中一個有趣發現是當我們每天看著同一個月亮,它卻正以每年 3.78 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又引領她更深入探究關於月亮的科學觀察,例如搜集美國太空總署(NASA)開源數據的靜態月球影像、翻看 17 世紀天文學家 Johannes Hevelius 對月亮的詳盡記錄、與前太空人展開關於月球的對話等。

獨立策展人郭瑛與藝術家許方華不斷在創作過程中討論

上述這些極具深度的資料搜集,皆是《月逝無聲》背後的基礎,但該如何將之變為他人容易理解的藝術品?在創作過程中,獨立策展人郭瑛不斷跟許方華釐清想法、傳繹意念,以求最後成品能夠聯繫觀眾。

古代天文學家所畫的月亮圖像被投射到大形藝術裝置 Selenite 上

大型機械人裝置

自 2021 年 4 月 25 日起《月逝無聲》於大館的 Duplex Studio 展出,走進場內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名為 Selenite 的大型機械人裝置,許方華搜集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開源數據的靜態月球影像,以及古代天文學家所畫的月亮圖像,將之投射到 Selenite 機械手臂的 48 個屏幕上,看來就如一個「碎片化」的月亮,

HOT OFFER
大館展覽《月逝無聲》呈現月亮多重面貌

而當觀眾以手中的偏光鏡看著眼前的「月亮」,彷彿又有了另一番影像,呈現同一個月亮所擁有的不同面貌。

藝術家以 17 世紀天文學家 Johannes Hevelius 的月亮畫作為創作參考

借 17 世紀畫作出發

走到展場上層,則會看到 8 幅月球畫作,那就是另一個名為 Selena 的機械裝置的作品。許方華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發現 17 世紀天文學家 Johannes Hevelius 在月球地圖及圖表書《Selenographia, sive Lunae descriptio》中對月亮的畫作記錄。

香港藝術月開鑼!大館展覽《月逝無聲》跨越時空探索月亮多重面貌

藝術家運用基於卷積神經網路(CNN 或 ConvNet)類型的機械學習程式,製作出 Selena,將近代 NASA 開源數據的靜態月球影像及 Hevelius 於 17 世紀所畫的月球圖表編入程式,讓 Selena「學習」,之後由它基於這些影像風格,創作出全新的月球畫作,每一張的墨跡皆是獨一無二。

藝術家許方華於大館展覽《月逝無聲》中設研究室展示創作脈絡

創作脈絡

為了讓觀眾更深入認識由 Selenite 到 Selena 的創作過程,在展覽的尾聲亦特別設有一個研究室,展出許方華在創作過程中看過的科學研究、文章及書籍等,就如她的 mind map,揭示了《月逝無聲》的脈絡。

許方華在《月逝無聲》展覽中透過科學和藝術角度呈現月亮不同我面貌

從月亮到科學再回到藝術,許方華在《月逝無聲》中,藉 Selenite 及 Selena 兩個截然不同的出發點和角度呈現月亮的面貌,對人們關於月亮的固有認知提出疑問。看畢這個展覽,抬頭望月,月亮似乎不再一樣。

香港藝術月重點展覽之一:《月逝無聲》

第 5 屆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 《月逝無聲》(The Moon is Leaving Us)


展期:即日至 5 月 23 日(個別預約)
地點: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網址:
https://www.audemarspiguet.com/com/en/news/art/phoebe-hui-the-moon-is-leaving-us.html

EXPLORE MORE
訂閱 Harper's BAZAAR 電子報了解更多藝術文化